全文閱讀2分鐘。
在易學研究裡面,有一個很大很難得工作。就是陰陽五行和《易經》的關系。有的做學問的說《易經》和陰陽五行扯不上一點兒關系。也巴拉巴拉說說了一堆例證。我的看法是《易經》易經的文化是是黃河中下遊一帶,也就是中原文化演化發展而來,但是陰陽五行的文化應該要比中原文化要古老一點。
《周易》的本源來自于三幅圖。《洛書》、《河圖》和《太極圖》。
《洛書》就是先天八卦的藍本,《河圖》就是後天八卦的藍本。八卦就是用陰陽符号代替五行之數繪制成的,并且八卦還被賦予了時空的意義。
所以說《周易》包含陰陽五行的規律。五行規律是《周易》最基本的規律之一,無時不用,不處不在,但不一定非要挂在嘴上,寫在竹簡上才叫有。真如“中庸之道”、“天人合一”也是《周易》及儒家思想中的最重要的道法一樣,誰見《周易》、《論語》等著作中到處都有“中庸”、“天人合一”的字樣?孔子也隻是在《系辭傳》中說了一句“《易》與天地準”。“《易》與天地準”就是“天人合一”的意思。再者,《周易》中也并不是一點關于五行的言辭都沒有,這裡隻試舉一例以言明。《周易·益卦·彖傳》中有“利涉大川,木道乃行”之語,這裡的“木道”就是指《益卦》五行屬木,乃行“木道”。“木道”是春天之道,予而勿奪,孚而不殺謂之“益”也。《禮記·月令》雲:“(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民。慶賜遂行,毋有不當。”此德此令,調之“益”也,木道也。
所謂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之所以它們被稱為五行,是因為這五種東西,互相在變化,這五種物理,互相在影響。是為生、克。我之前文章有說過《易經》的錯綜複雜,在綜卦裡面,講的就是我們現在世界已知的事物,都有正反兩面。那這兩面亦有生、有克。在《馬哲》裡面我們學過辯證法,正與反,是與非,善于惡,一切都是相對的。就好像一個生來脾氣暴的人,總有一個人能管住他,吃的死死的。
所以《周易》和五行 陰陽的關系密不可分。當然,幾千年來,曆代的那麼多的大佬,做了那麼多的研究和努力,我們不過是在拾前人牙慧。看法不一定對,僅做參考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