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膽不僅主決斷,它還與心主神志密切相關。《素向?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因此,人的精神活動雖由心主管,但其他髒腑也參與,不同的髒腑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心對精神活動起主宰作用,而膽起決斷作用。又謀慮出于肝,決斷出于膽。故膽決才能肝謀,正如《類經?藏象類》所說:“膽附于肝,相為表裡,肝氣雖強,非膽不斷,肝膽相濟,勇敢乃成。”因此,膽氣壯實,決斷無差,使人行為果敢而正确。膽氣虛餒,則雖善謀慮,而不能決斷,事終難成。
膽氣通于心,不僅是心與膽均“盛精汁三合”(《難經?四十二難》),膽的經脈“上肝,貫心”(《靈樞?經别》),而主要是在神志上的主輔配合關系。心藏神,神之主在心;膽主決斷,某些神志活動又決于膽。在神志方面,二者相輔相成,相互為用。在醫學臨床上,如果膽病,膽氣就會上擾心神而出現心悸不甯,驚恐畏懼,嗜睡或不眠等症。如《靈樞?邪氣髒腑病形》說:“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 所以,臨證時,心病怔忡,可從膽治;膽病戰栗、癫狂,尤當治心。因此,在外到外界驚吓等刺激時,膽弱者必引起膽汁失調,導緻心驚顫栗,再通過神經細胞傳到大腦,由大腦又通到全身。這時不僅心驚,還會全身發抖,出現慌張害怕之狀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