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汪仁洪
“修剪的桑枝要賣錢……過了元宵節菌業公司要來收!”2023年1月30日(農曆正月初九),尚在過節走親戚的老黃,計劃着桑園開工的時間。
老黃叫黃久林,1968年生于四川廣安。老黃夫婦長期在雲南昆明建築工地打工,在打工群體中,老黃夫婦算“高齡”了。2022年2月,老黃夫婦主動尋求轉型,在交納5萬元保證金後,在廣安市武勝縣猛山鄉租了80畝桑園,成為一名小老闆。春節前老黃算了一下:2022年給務工村民發了10多萬工錢,自己淨利潤還有12萬元。
黃久林和剛修剪的桑枝。
“在工地幹了30多年,轉行能幹什麼?”
“去年春節前,我一直在建築工地打工,轉行當桑園小老闆剛好一年。”老黃告訴封面新聞記者。
老黃老家在廣安鄉下。30多年前,那時的“小黃”到昆明建築工地打工。後來“小黃”娶妻生子,妻子也随他到工地打工。
在颠沛各建築工地中,“小黃”變成“老黃”。随着年歲漸長,身體大不如前,工作越來越不好找。
相關資料顯示:一般來說,男性農民工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被稱為“超齡農民工”,年齡在50周歲以上被稱為“高齡農民工”。老黃夫婦都屬于高齡農民工,早晚面臨着轉型。
“在工地幹了30多年,轉行能幹什麼?”年過五旬後,沒多少文化的老黃,這股憂愁越來越濃烈。
“投資幾萬元,我轉行當上小老闆。”
2022年1月,老黃返鄉過春節。他沒有想到,春節過完後就逆襲為“老闆”。
原來,離老黃老家50公裡的武勝縣,是四川蠶桑大縣。廣安唯一的集蠶桑生産、蠶繭收烘、缫絲、織綢為一體的企業——四川安泰繭絲綢集團就在武勝。安泰集團每年要收購大量蠶繭,帶動了武勝蠶桑産業發展。猛山鄉還被中國蠶業學會授予“中國蠶桑之鄉”。
武勝蠶桑基地。
猛山鄉有一個占地1.1萬畝的高标準、高質量桑園。在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當地政府和繭絲綢企業把1.1萬畝桑園“化整為零”,分塊出租,并出台優惠政策,引導返鄉農民工以“返租”方式承包經營桑園。蠶繭由當地繭絲綢企業按保護價收購。
2022年春節,老黃從武勝農業部門和繭絲綢企業了解到“返租”政策。2月采取行動:承包經營80多畝桑園和600多平方米蠶房。承包期限為3年。
當80多畝桑園的老闆,要投入了多少錢?老黃為記者算了一個細賬:現場交了5萬元保證金(3年期滿後退還),自己還要準備2萬多元的蠶種和藥錢。土地租金經優惠後每年交2.4萬元左右,但這筆錢從今後的繭款裡扣,不用現場交。“所以身上有七八萬元現金就可開幹……這簡直是給我這樣年齡的農民工轉行量身定制的。”
夏季時的桑園基地。
“沒有養過蠶,專家教我學技術。”
老黃夫婦都沒栽過桑、養過蠶,對技術一竅不通。對此他們一點也不擔心。“農業部門不定期組織學習技術,楊老師等專家還手把手教我們。我們學習都是免費的。”
老黃口中的楊老師叫“楊建林”,是省勞模創新工作室專家、高級農藝師。當地聘請楊建林駐點武勝,傳授、指導桑蠶技術。武勝的業主、蠶農幾乎都認識楊老師。
在老黃的手機上,有一個“栽桑養蠶微信群”,群裡成員有老闆、蠶農、技術員、專家、農業部門工作人員。楊老師也在群裡。“有什麼問題,我就拍攝下來發在群裡,向楊老師請教。同時需要楊老師到現場時,楊老師還随叫随到。”老黃說。
在實踐中,老黃夫婦學會了栽桑養蠶技術,成為養蠶的内行。
黃久林夫婦在冬管桑園。
“忙時請了20多人,一年發出工錢10餘萬。”
2月中下旬,桑樹漸次吐出嫩芽。4月,老黃的第一季幼蠶開始啃食嫩桑葉。“我和我老婆一般活自己幹,但蠶成長到大量啃食桑葉階段時,就必須雇請村民幫忙采摘桑葉,最多一天我請了20多名村民。”老黃回憶。
作為“前資深農民工”,老黃夫婦對前來務工的村民很友好。老伴為務工村民煮飯,提供免費午飯。老黃則同村民一起勞作。工錢70元-100元/天,從不拖欠工錢。
第一季蠶結繭了。當地繭絲綢企業統一收購蠶繭。得到的繭款又用于資金周轉。老黃看到了希望。
從4月-10月,老黃一共養了6季蠶。
從去年11月到今年2月,桑園進入冬季管護階段。老黃夫婦清理雜草,修剪枝條。“管護得好,每年每畝能獲得200元管護資助,并且修剪下來的桑枝也可變成一筆收入。”老黃說。
武勝有一家菌業公司,粉碎桑枝制成菌包生菌。桑樹修枝時,農業部門就聯系菌業公司到各桑園收購修剪的桑枝。“已同菌業公司約好了,元宵節後來收購,這些枝條可以賣4000元左右。”
春節前,老黃盤點:2022年毛收入30餘萬元,除給務工村民發了10多萬工錢和其他開支外,淨利潤有12萬元。“我自己掙的是現錢,還給村民發了工錢。”老黃對2022年的收成感到滿意。
據悉,武勝有35人通過“返租”方式,租賃經營了1.1萬畝桑園中的4000多畝。35人中,高齡農民工和返鄉農民工占較大比例。
高齡農民工和返鄉農民工還可享受優惠政策“返租”桑園當老闆不?當地農業部門的回答是“可以”!
冬天的桑園。
延伸閱讀: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上海全年建築業安全生産事故造成死亡人員裡,超過60歲的占比達到15%。而當時建築從業工人中,超過60歲的占比僅有1%。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50歲以上農民工的比重不斷攀升,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 年、2021年占比分别為21.3%、22.4%、24.6%、26.4%、27.3%。
2019年起我國各省份相繼出台“清退令”,要求年齡在60周歲的男性農民工和50周歲的女性農民工,不得從事建築施工作業。
2022年11月,國家五部委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做好大齡農民工就業扶持,不得以年齡為由“一刀切”進行清退。
2022年12月,超齡農民工被評為“2022勞動熱詞”。
可見,高齡、超齡農民工該怎樣轉型,收入、養老如何保障,已經成為一道現實課題并引起全社會和決策層關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