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會選牛:自繁自養,牛兒生下什麼樣的牛沒法選擇,買牛可以看上哪頭買哪頭。我買牛的标準是頭大方正、四腳生得開朗、勻稱,腳棒粗實、個頭不太高、肩背寬圓、嘴闊牙口齊整的牛。最怕買回的牛能吃不長肉。
2、買牛喂:養豬靠自繁自養,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養牛就不行。因為牛1年最多隻能産1個仔,産仔周期長産仔率低,靠自繁自養,發展和見效都很慢。我養牛以來就是買牛喂,買1頭小牛,喂幾個月到一年就可出肥,還免去了母牛懷孕和生産小牛的風險。有專業做繁育小牛的養殖戶,可見養殖業也逐漸出現了産業分工。
3、巧用料:喂牛用全價飼料成本高,隻用糧食長勢慢。我專門買小酒房的酒糟或買啤酒廠的啤酒糟,再稍加一點包谷,配搭一些青飼料帶幹谷草。這樣牛肯吃肯長,成本也低。買回一頭1000把塊錢的小牛,喂上10個月到一年,大約需要飼料成本1000塊錢左右,而喂大的這頭牛一出手就是4000元以上,一頭可淨賺1800元。喂酒糟還有個好處,牛不容易生病蟲。
4、挑時節:一般是秋末到冬季買牛。因為人們一般都是上半年的小牛喂到下半年賣。大家都賣價錢就低,相比上半年買牛,每斤要便宜兩塊左右;反之,賣牛又特别選在上半年出肥,上半年賣牛的少,價錢自然更貴。我已經賣了6頭牛,都是在7塊錢以上1斤,比下半年賣高出1、2塊。
5、料循環:為了一舉成功,我在還沒正式養牛前就着手調查研究這些竅門。因此,開始養牛以來,靠着這些竅門還真見到了不小的效益。目前,家裡還存欄25頭牛,價值5萬來元,養魚收入1萬多元,不到兩年時間收入可達7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