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代大家是怎麼稱呼父親的
古代大家是怎麼稱呼父親的
更新时间:2025-04-02 14:44:59

​皇帝稱陛下,太子稱殿下,什麼人可稱閣下?古人對父親的稱呼,多達80餘種,你知道多少種?稱“朕”最初并非皇帝專有,曾幾何時,人人都可以稱“朕”!

1/父親的稱謂知多少?

古代大家是怎麼稱呼父親的(古人對父親的稱呼)1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人對稱謂的講究就大有學問,比如現代意義上的“父親”,在古代的稱謂就多達近百種。而作為一國之君的帝王,也擁有自己獨享的專用稱謂,他人是不可僭越的。在此,老黃先給大家普及一下古人口中筆下的“父親”到底有哪些?

父親的通用稱呼有:父、嚴親、翁、家翁、阿公、尊、家尊、叟、老兒(語出趙彥衛《雲麓漫鈔》:“今人呼父曰爹,語人則曰老兒。”)等。

父親的自稱有:乃公、阿爹、哥哥(語出唐代家法,父對子自稱哥哥。《唐太宗書甘泉帖》:“省書潸然,益增感念。善自将愛。遣此不多。哥哥勅。”)、乃翁(語出陸遊:“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等。

古代大家是怎麼稱呼父親的(古人對父親的稱呼)2

子稱父的稱呼有:大人、先生、夫子、公、耶、哥(語出《棣王炎傳》:“惟三哥辨其罪”,李琰稱其父玄宗“三哥”。)、爹爹、爺爺(語出《宋史·宗澤傳》:“建炎初,宗汝霖留守東京,群盜降者百餘萬,皆謂汝霖曰‘宗爺爺’”,以之為父。)等。

對人自稱其父的稱呼有:家嚴、家君、家公、家父等。

稱他人之父的稱呼有:尊大人、尊君、尊公、尊侯(語出《家訓·風操篇》:“嘗有甲設宴集,請乙為賓,而旦于公庭見乙之子,問之曰:‘尊侯早晚顧宅?’”)等。

稱自己去世的父親:亡父、考、顯考、先君子、先大夫、先父、先公、先臣(語出君前自稱其亡父。《左傳·昭公三年》:“初,齊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塵,不可以居。請更諸爽垲者。’辭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杜注:“先臣,晏子之先人。”)等。

古代大家是怎麼稱呼父親的(古人對父親的稱呼)3

方言中的父親:巴巴(語出《茶香室三鈔·巴巴媽媽》:“按巴巴俗呼父也,字亦作爸。”)、郎(語出《北史·節義傳》:“李憲為汲固長育,恒呼固夫婦為郎婆。”朱珔曰:“蓋北朝稱父曰郎也。”)、郎伯(語出《送秦少章從蘇公學》雲:斑衣兒啼真自樂,從師學道也不惡。但使新年勝故年,即如常在郎伯前。)、老子(語出《晉書·孝友傳》:“潘綜與父骠共走避賊。骠年老行遲,賊轉逼骠。骠謂賊曰:‘兒年少,自能走,今為老子不去。老子不惜死,乞活此兒。’”《老學庵筆記》:“西陲俚俗謂父曰老子,雖年十七八,有子亦稱老子。乃悟西人所謂大範老子、小範老子,蓋尊之以為父也。”又《正字通》:“自江北至北方,稱父曰老子。”)等等。

古代大家是怎麼稱呼父親的(古人對父親的稱呼)4

上述對父親稱謂的總結,是出自清人梁章钜的《稱謂錄》。随着時代的變遷,有些稱謂也有變化,尤其是方言中的稱呼,各地不盡相同,有許多并沒收入。比如,前些日子看了苗月導演的電影《大路朝天》,主人公就稱自己的父親為“老漢兒”,這不知道是四川哪一片的方言。再如我的家鄉,俗稱父親為“大”,有些兒化韻,又不是标準的兒化發音,在此,我也找不出正确的拼音來表述。在你們家鄉,對父親是如何稱呼的呢?

2/皇帝的“朕”“孤”與“寡人”

古代大家是怎麼稱呼父親的(古人對父親的稱呼)5

說完父親,再來說說皇帝,因為,古時的皇帝亦稱“君父”。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黃帝軒轅、炎帝神農等都不是真正帝王,僅為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其“皇”或“帝”号,為後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稱“後”,商朝君主稱“帝”,周天子稱“王”。戰國諸侯大多僭越稱王,尊周天子為“天王”。

秦王嬴政統一中國,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皇帝”一詞作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号。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國首位皇帝,自稱“始皇帝”。從此“皇帝”取代了“帝”與“王”,成為中國兩千年多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皇帝作為一國之主,是有其專有稱謂的,那就是人們所熟悉的“朕”“孤”與“寡人”。

古代大家是怎麼稱呼父親的(古人對父親的稱呼)6

先說“朕”。“朕”的最初含義是“我”。《爾雅·釋诂》:“朕,身也。”在先秦時代,“朕”是第一人稱代詞。意為我。不分尊卑貴賤,人人都可以自稱“朕”。“朕”成皇帝的專用語,是源自秦始皇。

《康熙字典》:“《爾雅·釋诂》:朕,身也。《注》古者貴賤皆自稱朕。秦始皇二十六年定為至尊之稱,漢因不改,以迄於今。”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丞相李斯建議“朕”為皇帝專有的第一人稱代詞。取“天下皆朕、皇權獨尊”之義。 從此,一般人不能自稱“朕”了。嚴格來說,除非僭越或者中國處于分裂時期,否則東亞漢文化圈隻有一個皇帝——中國天子,隻有一人能自稱“朕”。

《史記·李斯列傳》:初,趙高為郎中令,所殺及報私怨衆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毀惡之,乃說二世曰:“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号曰‘朕’。”

再說“孤”。皇帝稱“朕”字好理解,稱“孤”道“寡”就有些令人費解了。

古代大家是怎麼稱呼父親的(古人對父親的稱呼)7

“孤”的本義是孤兒。《說文》:“孤,無父也。”這并不是個好詞,封建帝王為何以“孤”自稱呢?古人的解釋,也不盡相同。比如,《莊子·盜跖》中說,“孤”意為少德之人,“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稱孤矣。”而《戰國策·齊策》的解說,則與以前農村有給寶貝子女取個賤名,以求多福相近:“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稱孤寡不谷。”

古代帝王之所以稱“孤”,應與“孤”的引申義有關,“孤,獨也(《廣雅·釋诂三》)。”說是皇帝地位太高,是個孤獨的人,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高處不勝寒吧!

最後說說“寡人”。寡人,即為寡德之人,意為“在道德方面有缺陷的人”,這類人,應該是為人的不齒的,為何帝王用作自稱呢?

古代大家是怎麼稱呼父親的(古人對父親的稱呼)8

古代君主、諸侯王稱自己為“寡人”,其實是一種謙稱。中國古代講究“以德治國”,“以德配天”,就是說君主、諸侯王的權位是上天賦予的,但上天隻會把天下給有德的人,君主、諸侯王如果失德就會失去尊貴的權位,所以君主、諸侯王就謙稱自己是“寡人”。

另外,中國古代的君主分為皇帝和國王,皇帝從秦始皇開始,把原來每個人都能自稱的“朕”用于皇帝的專稱,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國王則不一樣,古代中國的國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國王和後來分封的諸侯國王)不稱“朕”,而是稱“寡人”、“孤”、“不毂”等等。如,《廉頗蔺相如列傳》:“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3/“陛下”“殿下”與“閣下”

古代大家是怎麼稱呼父親的(古人對父親的稱呼)9

皇帝自稱為“朕”“孤”與“寡人”,臣子則尊稱皇帝為“天子、聖上、皇上、陛下、萬歲、萬歲爺”。“天子、聖上、皇上、萬歲、萬歲爺”都好理解,隻是,皇帝為何又稱“陛下”?

“陛下”不是叫皇上本人的,“陛下”是臣子對帝王的尊稱。“陛下”中的 “陛”,實際上是指帝王宮殿的台階。《說文》:“陛,升高階也。從阜,坒聲。”本義是台階,後來特指皇宮的台階。《荊轲刺秦王》:“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此進至陛下。”

古代大家是怎麼稱呼父親的(古人對父親的稱呼)10

古時帝王的衛士就在陛下兩側進行戒備。“陛下”是臣子對帝王的尊稱。當帝王與臣子談話時,不敢直呼天子,必須先呼台階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稱“陛下”,意思是通過在你台階下的臣屬向你傳達卑者話,表示卑者向尊者進言。

東漢大文學家蔡邕(蔡文姬之父)在其《獨斷》卷上解釋說,皇帝派他的近臣拿着兵器站在宮殿的台階下,以防不測。所以,陛的下面是皇帝的近臣,蔡邕用進一步解釋說:“謂之陛下者,群臣與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達尊之意也。”

古代大家是怎麼稱呼父親的(古人對父親的稱呼)11

後來,由“陛下”又引申出“陛見”一詞,意指臣下見皇帝。《後漢書·戴封傳》:“公車征,陛見,對策第一。”《東周列國志》第一百零八回:“天子自稱曰:‘朕’;臣下奏事稱‘陛下’。”

“殿下”一詞出現于古籍要比“陛下”遲得多。一般說來,對太子、親王、皇太後、皇後都用“殿下”這一尊稱。例如南北朝時丘遲《答陳伯之書》“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中的“殿下”,即指臨川郡王蕭宏。

古代大家是怎麼稱呼父親的(古人對父親的稱呼)12

殿下的“殿”即“宮殿”,“殿下”本指宮殿之下,又代指站在殿下的帝王侍從人員。“殿下”的本意是以君王宮殿下的侍從指代君王。“殿下”主要用于太子和親王,因為,他們生活起居在宮殿之中,所以有此稱謂。

“閣下”一詞盛行于唐代,是當時對高級官員的尊稱。因為古代高級官員的官署往往稱閣,例如龍圖閣、天祿閣、東閣、文淵閣等等,故以“閣下”相稱。比如,包拯就曾為龍圖閣直學士,所以,有人呼之曰“包龍圖”。

古代大家是怎麼稱呼父親的(古人對父親的稱呼)13

後來,“閣下”這一稱謂被民間所廣泛應用,常用于書信中——由于親朋同輩間相互見面不便直呼其名,常常先呼其閣下的侍從轉告,而将侍從稱“閣下”的,後來逐漸演變為對至友親朋間尊稱的敬辭。

如今,“殿下”、“陛下”等詞,隻用于帝制國家中,如“王子殿下”、“女王陛下”等等。而“閣下”這一尊稱,則用于少數政府高官,如“總統閣下”、“總理閣下”及“大使閣下”等等,至于一般人,呼聲“您”字就妥了。

(圖片來自網絡)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乒乓球孔令輝技術特點分析(淺談孔令輝的乒乓球技術)
乒乓球孔令輝技術特點分析(淺談孔令輝的乒乓球技術)
     和其他運動員不同,我們講孔令輝的技術時要先說缺點再說優點,而不是反過來。因為别人都是技術全面特長突出無明顯漏洞,到小輝這則是無漏洞突出技術全面無明顯特長。但總而言之,孔令輝的技術是有問題的,問題在哪?在球的質量。   小輝的球是個神馬質量呢?   我們來做個比較,下面的比較對象絕對都是和他一批的橫拍選手,所以不會弄出跟馬龍張繼科比的情況,放心。  ...
2025-04-02
章子怡被吐槽生子後變老(章子怡曬參加青年影展Vlog)
章子怡被吐槽生子後變老(章子怡曬參加青年影展Vlog)
  章子怡參加FIRST青年影展曬出VLOG,她這次帶着小兒子去西甯,兒子才2歲多,還沒有上幼兒園,所以章子怡目前沒有接戲,基本上都是參加一些活動,這些活動都是可以帶孩子前往,因為有保姆照顧孩子,她也不是随時都要帶孩子在身邊。      章子怡取得很輝煌的成就,年入不惑,她也是以家庭為主,她比較挑劇本,在青年影展上表示,還是願意拿出三年的時間,給予電影給予角...
2025-04-02
三十種食用菌栽培技術(這兩種菌液的制作要掌握好)
三十種食用菌栽培技術(這兩種菌液的制作要掌握好)
  種植蔬菜需要大量的肥料,這點相信大家都明白,但是現成的農家肥不會有很多,一些小夥伴家裡甚至連一丁點現成的農家肥都沒有,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自己進行發酵肥料,而發酵肥料就需要發酵劑,使用過發酵劑的小夥伴肯定都有這樣的體會,現成的發酵劑都比較貴,如果全程使用購買回來的發酵劑,那麼成本就顯得比較高了。      下面給大家分享兩種非常不錯的發酵菌液,隻需要簡...
2025-04-02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不一樣的風景(現實不似你所見)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不一樣的風景(現實不似你所見)
  《楚門的世界》是由彼得·威爾執導,金·凱瑞、勞拉·琳妮等主演的電影,于1998年6月1日在美國上映。1999年,楚門的扮演者金·凱瑞憑借這部影片獲得第56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該片還獲得了第71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盡管無緣奧斯卡,這部影片還是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影片主角是一個普通的保險經紀人,名叫楚門,就像大部分人一樣,楚門按部就班...
2025-04-02
黃金兄弟有來世嗎(黃金兄弟有今生)
黃金兄弟有來世嗎(黃金兄弟有今生)
  斥資10億元的電影《黃金兄弟》集合錢嘉樂、謝天華、鄭伊健、林曉峰、陳小春飾演五兄弟,講述五個出生入死的兄弟,在恩人“曹sir”(曾志偉飾)的帶領下,為了救濟兒童而偷取特效藥,卻慘遭其中一位兄弟設局,陷入槍林彈雨的險境之中。片中,兄弟們展開一連串的追查與激戰,不少飛車、爆破、武打等大場面,最賺人熱淚的是,“做兄弟有今生還要有來世”一句點破兄弟間的情誼。  ...
2025-04-02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