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頭版報道。
“這座橋太美了,遠遠望去,就像海上升起的一輪明月。”國慶節期間,從廣州到北海旅遊的設計師陳金峰說。9月29日,投資4億多元的北海市馮家江大橋正式建成通車,這是北海市向海金融示範區建設的重點項目,有力促進了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馮家江大橋的建成,是北海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力以赴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北海市委、市政府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對廣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的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全市人民,以向海經濟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建設富強、開放、生态、文化、幸福新北海,書寫了北海高質量發展的新答卷。
築牢産業發展根基 錨定未來闊步前行
産業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命脈,也是一座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近年來,北海市圍繞強龍頭、補鍊條、聚集群,抓招商、上項目、促産業,掀起開發建設熱潮,構建産業發展新格局。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了從單純追求速度到速度、質量同步提升的轉變。”北海市委書記蔡錦軍介紹,北海已初步形成了六大工業産業集群基本框架,包括:以中石化北海煉化、川化等企業為龍頭的綠色化工産業集群,以惠科、朗科、冠捷等企業為龍頭的電子信息産業集群,以信義玻璃、新福興、德力、長利等企業為龍頭的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産業集群,以太陽紙業、玖龍紙業等企業為龍頭的高端造紙産業集群,以北港新材料、亞王儲能等企業為龍頭的新材料産業集群,以北京能源、神華國華廣投、廣投北海電廠、中海油氣電等企業為龍頭的能源産業集群。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北海惠科電子産業新城一期已完成,年産智能電視機1200萬台,年産3000萬台智能電視機項目今年将全面達産;太陽紙業已于去年投産,玖龍紙業正快速推進建設,年産1400萬噸高端紙品項目有望明年達産。同時,南玻、東方希望、中來、隆基等光伏組件項目正在推進。未來,北海将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電視機、高端紙品、光伏玻璃生産基地。
此外,以高端服務業為主體的新經濟異軍突起。近年來,北海市實施差異化戰略,走高端發展的路子,出台鼓勵政策,幾年來共引進總部經濟、現代金融、軟件信息、文化創意等8個領域的高端服務業企業463家。新經濟已經成為北海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今年上半年,北海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完成1231.7億元、增長18.4%,增速排全區第三;六大工業主導産業完成産值1058.7億元、增長21.5%,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86%;綠色化工、新材料及高端設備制造、高端造紙全産業鍊産業延續較快增長态勢,産值分别增長29.4%、18.5%、282.8%。
深入推進改革開放 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争力。
近年來,北海市全面推進“放管服”改革,壓縮審批環節、優化審批流程,精簡審批材料,在市、縣、鄉三級政務服務中心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301項行政許可事項平均辦結時限從24.2天壓縮到4天以内。删繁就簡,北海市全面梳理出382項高頻辦理事項,整合出1個指南、1表申請、1窗辦理,實現了從“N到1”的轉變。2020年,北海市在全國首創企業開辦“7合1”一網通辦 智能秒批系統,實現企業名稱“即報即得”、銀行開戶“即開即得”、營業執照“即辦即得”,企業開辦由4個環節壓縮為1個環節,時間由半天提速為智能“秒批”,達到全國先進水平。
同時,北海市搭建市級專業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并聯審批率94.6%,排全區第一。行政許可事項提速率超過89%,排全區第一。2018—2021年,北海市連續4年獲全區優化營商環境評估第一名。
“北海至香港外貿集裝箱航班班次由每周2班加密為3班,縮短了運輸周期,部分電子信息企業由陸運改走海運,從而極大地緩解了陸路通關不暢造成的影響。”北海市商務局外貿科科長吳偉介紹,近年來,該市不斷擴大對外開放,開展“穩外貿 纾企困 優營商”系列活動,打出“組合拳”,推動解決影響外貿發展的難點和堵點。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北海港口貨物吞吐量2139萬噸、增長13.3%,集裝箱完成36萬标箱、增加34.8%,桂東班列開行517列;實際利用外資1.79億美元、增長127%。
傾力穩就業惠民生 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讓北海人民為生活在北海而自豪。”在中國共産黨北海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該市明确了奮鬥目标。而“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家門口‘上好學’,享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便是這個目标的具體内容之一。
以前默默無聞的北海市第七中學,每年高考一本上線不足百人。但從2020年起,連續三年考上—本線人數持續升高,已突破200人。這主要歸功于該市2019年實施的教育“三名”工程,即面向全國引進一批中小學名校和名校長、名教師。
“2022年,北海市高考取得了近24年來最好成績,教育教學質量連創新高,高考成績實現拔尖人才培養、萬人口一本率、一本上線人數、一本率上線比例四個新突破,其中高考萬人口一本率首次獲得全區第一。”北海市市長李莉介紹,從2018年開始,該市投入37億元建成32所中小學校,新增5.5萬個優質學位。
與此同時,北海還大力發展高水平醫療。2019年以來,投入28億元建設6家公立醫院,新增4100多張床位。實施“名醫工程”,建立院士工作站、名醫專家工作室,全職和柔性引進72位國内外知名醫學專家,全面帶動了醫療水平整體提升。
今年以來,北海市着力穩崗擴大就業,重點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上半年,該市民生支出占财政總支出的比重達76.9%。
作為一座曆史文化名城,北海市還深入實施“文化北海”建設,村級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村級籃球場、體育健身工程覆蓋率均達100%。成功承辦第17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等活動,“一帶一路”國際帆船賽被世界帆船聯合會正式列入賽曆,填補了北海乃至廣西濱海高水平賽事空白。(藍永前)
特刊 | 非凡十年 非凡成就 · 北海篇
奮力打造令人向往的品質北海 魅力北海
北海,是一座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的城市。在這裡,每一條大路都通向蔚藍的大海。向海,是它生生不息的精神氣質。從2000多年前“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到19世紀開埠,從1984年成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到“一帶一路”重要門戶城市,向海而生始終是這座城市最美麗的姿勢、最動人的篇章。
向海圖強千帆競,踏浪而行卷巨瀾。黨的十八大以來,借力海洋紐帶,北海向海圖強,做活海洋文章,堅持生态優先,建設向海經濟産業體系,加快海洋科技創新,引進了一大批實力強勁的企業,吸納了一大批高水平的人才,建成了一大批高品質的學校和優質的醫院,彙聚了一股勢不可擋的磅礴力量,不斷推動“品質北海、魅力北海”建設再上新台階。
工業強則産業強,産業強則城市強。近年來,北海市以向海經濟為統領,加快構建向海工業體系,初步形成了綠色化工、電子信息、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新材料及高端設備制造、高端造紙、能源等六大工業産業集群基本框架。今年1—8月,六大主導産業産值同比增長21.2%,拉動全市規上工業總産值增長17.8個百分點。
項目建設緊鑼密鼓,施工現場熱火朝天。金秋時節,無論是走進北海哪個産業園區,随處可見林立的塔吊、熱火朝天的項目工地。近年來,北海市堅持“項目為王,落地為要”,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共引進項目1185個,項目預計總投資超過5600億元,全部建成達産後年産值超過7800億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以來,北海市堅持深入貫徹落實生态文明思想,組織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項目”和“海岸帶保護修複工程”,強力推進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助推解決群衆關心的生态環境突出問題。馮家江濕地污染治理和生态修複,整治成效經驗得到自然資源部充分肯定并向全國推介。營商環境中的生态環境質量指标連續多年穩居全區第一,營商環境實現“四連冠”。在涠洲島海域,成群的布氏鲸令人驚豔。
辦好百姓實事,增進民生福祉。近年來,北海市投入37億元建成32所中小學校、幼兒園,新增5.5萬個優質學位,引進高層次教育人才1500多名。同時,投入28億元建設6家公立醫院,新增4100多張床位,實施“名醫工程”,建立院士工作站、名醫專家工作室,全職和柔性引進72位國内外知名醫學專家,醫療水平大幅提升。投資近9億元完成1887條背街小巷改造,全市面貌煥然一新……
開放之門越開越大,“朋友圈”越聚越廣。北海是廣西重要的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樞紐。近年來,該市先後走進俄羅斯、希臘、韓國、斯裡蘭卡、日本、英國、比利時等20多個國家開展“遇見北海”城市宣介活動。同時,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帆船賽、亞洲風筝闆錦标賽等多項大型文體賽事,并締結13個國際友好城市。
風清氣正好揚帆,政通人和百業興。北海的一些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為全區乃至全國提供了“北海方案”、貢獻了“北海經驗”:全國重點整治城市打擊傳銷工作現場會在北海召開;北海在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經驗交流現場會上作經驗交流;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征地搬遷、工業振興、高端服務業發展等工作經驗在全區推廣。呈現今天良好的發展局面,這是北海各級幹部同心同德、凝心聚力、氣順勁足,心無旁骛往前沖、放開手腳大膽幹的結果。
……
千年潮未落,風起再揚帆。
一撥撥客商接踵而至,談合作謀發展;一個個項目拔地而起,不斷刷新城市裡程碑;一個個産業集群加速崛起,點燃高質量發展“強引擎”。今日之北海,朝氣蓬勃、生機盎然;明日之北海,令人向往、值得期待。(藍永前)
北海:面朝大海向未來 開創發展新境界
核心閱讀
筆直寬闊的向海大道、熱火朝天的項目建設、廠房林立的産業園區、美輪美奂的景點景區、蓬勃發展的向海經濟……黨的十八大以來,北海市厚植優勢、搶抓機遇、踔厲奮發,将沉甸甸的奮進答卷寫在企業生産的火熱車間裡、日新月異的城市面貌中、人民群衆的幸福笑臉上。
面朝大海,向海圖強。一幅幅壯美畫卷随處可見,一幕幕城市美景映入眼簾。
時間镌刻嶄新的年輪,歲月記錄前行的足印。近年來,北海市委、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團結帶領全市廣大黨員幹部和全市人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以向海經濟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奮力打造令人向往的品質之城、魅力之城。
向海經濟蓬勃發展
為北海高質量發展注入磅礴偉力
2017年4月19日,來到北海市鐵山港公用碼頭視察時強調,寫好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港口建設和港口經濟很重要,一定要把北部灣港口建設好、管理好、運營好,以一流的設施、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務,為廣西發展、為“一帶一路”建設、為擴大開放合作多作貢獻。
幾年來,北海市牢記囑托,堅持把向海經濟作為開放經濟、樞紐經濟、綠色經濟、海洋經濟和富民經濟來打造,以向海經濟統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編制實施《北海市向海經濟發展規劃》《打造向海經濟行動方案》,推動出台了《廣西向海經濟發展戰略規劃》,全市向海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海洋經濟占GDP比重達到50%。目前,北海正朝着建設向海經濟發展示範城市的目标大步邁進。
大力發展臨港大工業,打造具有持續競争力和支撐力的向海工業體系,實現了工業發展的重大突破。全力打造工業主導産業集群,圍繞優勢産業和特色産業補鍊、強鍊、延鍊,目前在建的百億級工業項目32個,力争今年再開工20個,初步形成了綠色化工、電子信息、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新材料及高端設備制造、高端造紙、能源等六大工業産業集群基本框架。工業投資在2020年增長60.3%的基礎上,去年保持了55.1%的高速增長。近幾年,北海先後獲得“2018—2020年度廣西工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先進市”“2020年廣西擴大有效投資工作先進市”“2021年上半年廣西工業投資工作先進市”等多項榮譽。以前在廣西是“跟跑”的北海工業,如今已牢牢占據廣西工業“領跑”梯隊位置。
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形成經濟增長的強勁驅動力。近年來,北海漁業總産值年均增長4.7%,新增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海域2.9萬畝,獲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2個。創建南珠标準化生态養殖示範基地13個,南珠養殖面積超萬畝、年産量1000公斤左右,南珠産業重新煥發光芒。海洋捕撈從北部灣近海向外海、南海、大洋縱深發展,2家遠洋漁業企業、19艘遠洋漁船遠赴安哥拉、毛裡塔尼亞等海域開發生産。海洋生産總值均位居全區第一,北海被列為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落戶北海并深入開展科學研究。
大力發展以高端服務業為主體的新經濟。北海對城市定位、區位條件、資源優勢等進行深入分析,認為要實現趕超跨越,就必須實施差異化戰略,通過發展新經濟新業态,聚集高端人才,提高城市競争力,實現“換道超車”。幾年來,不斷創造有利條件,完善優惠政策,科學謀劃、大力發展以高端服務業為主體的新經濟,全市共引進總部經濟、現代金融、平台經濟等8個領域的高端服務業企業481家,包括京東、新奧南方總部、天下秀等30多家頭部企業。新經濟的企業數量持續增加,對财政貢獻持續增大,2021年全市高端服務業營業收入507億元、同比增長59.9%,稅收14.24億元、同比增長75.8%;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連續兩年翻番,總量占全區一半以上。新經濟實現從無到有、由弱到強,有望在未來幾年發展成為千億元産業。
持續擴大對外開放
着力建設“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
擴大對外開放是向海發展的題中之義。作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北海堅持開放發展理念,着力建設“一帶一路”開放合作重要節點城市,主動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把建設對外立體交通體系作為擴大開放的前提條件和重要基礎。建成了貴合高速公路、松旺—鐵山港高速公路、鐵山港進港鐵路、鐵山港3#—6#泊位、向海大道及向海互通立交、西村港跨海大橋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
同時,積極推進建設350公裡時速合湛高鐵,打通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快速通道;建設鐵山港30萬噸航道及碼頭,為把鐵山港工業區建設成為萬億元園區創造條件。
加強對外開放平台建設。北海工業園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出口加工區升格為綜合保稅區,北海港口岸實現擴大開放,通關便利化水平位居全區前列。積極參與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重點做好“東融”“西合”兩篇文章,引進惠科電子産業新城、玖龍紙業、桂台農漁業合作雙創園、新鷗鵬等一批重要企業。積極與東盟國家發展對外貿易,跨區域合作逐步深化。繪制八大“産業樹”全景圖,按圖索骥、精準招商,幾年來共引進項目1185個。
成功舉辦第六屆中國—東南亞國家海洋合作論壇、2019年中國企業家年會、首屆瀾滄江—湄公河地方政府合作論壇、北海南珠節暨國際珍珠展等重大展會,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帆船賽、亞洲風筝闆錦标賽等多項大型文體賽事。締結國際友好城市13個。北海的國際知名度、美譽度進一步提升,吸引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率先立法保護生态
擦亮“北海生态”金字招牌
産業是北海的支撐,生态是北海的生命。作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級海洋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區”,近年來,北海把生态環境作為最具競争力的一張“王牌”,堅持生态優先、綠色發展。制定《推進生态立市行動方案》,在全國設區市中率先進行生态保護地方立法,出台《北海市涠洲島生态環境保護條例》《北海市沿海沙灘保護條例》《北海市礦産資源保護條例》,為生态保護提供了法律保障。
與此同時,投入近100億元用于生态環境治理和保護,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和海岸帶保護修複工程,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投入25億元對馮家江濕地進行污染治理和生态修複,整治成效入選具有中國特色的十大生态修複典型案例,并向全國推廣;投資25億元對銀灘景區進行改造,實施鹹田港退港還灘自然岸線恢複工程,把銀灘岸線連成一片。
此外,建成北海工業園區排水及再生水系統工程、鐵山港(臨海)工業區工業固體廢物集中處理廠等一批環保設施。認真抓好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第二輪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的整改落實,對群衆信訪舉報投訴的問題逐個解決。建立完善紅樹林保護修複制度體系,全面提高紅樹林管護水平,紅樹林面積累計新增127公頃,現有紅樹林4210公頃,占全區總量的45.1%。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對“兩高”項目進行全面梳理,主動舍棄了一批投資百億級的高能耗項目,有力推進全市生态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今年上半年,北海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全區第一名。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加快發展高質量教育和高水平醫療
近年來,北海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号改革工程”,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實現“一枚公章管審批”,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進入全國前三,301項行政許可事項平均辦結時限全區最短,北海營商環境在全區連續4年排名第一、實現“四連冠”,在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經驗交流現場會上作典型發言。
高質量的教育和高水平的醫療,既是一座城市的硬實力,也是軟實力。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增加城市核心競争力,近年來,北海在教育方面實施基礎教育“三三零”工程,從2018年開始,投入37億元建成32所中小學校、幼兒園,新增5.5萬個優質學位,引進高層次教育人才1500多名。基礎教育硬件水平位于廣西前列,獲評第六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
醫療方面,從2019年開始,投入28億元建設6家公立醫院,遷建市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院、中醫醫院,續建市第二人民醫院,擴建市皮膚病防治院、市結核病防治院,新增4100多張床位,未來兩年内,北海的醫療硬件條件将達到廣西一流、全國先進水平。同時,大力實施“名醫工程”,建立院士工作站、名醫專家工作室,全職和柔性引進72位國内外知名醫學專家,帶動了醫療水平整體提升。
此外,北海還投資近9億元完成市區1887條背街小巷改造;改造建成棚戶區4287套,建成保障性住房7772套,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2007戶,全部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投資18億元建成工人文化宮、體育館、博物館、檔案館、新圖書館、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老幹部活動中心;投入2124萬元聘用357名鄉村醫生,實現村民“小病不出村”……這樣的民生實事,件件溫暖民心。
打造“文化北海”品牌
譜寫新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
北海作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祥地,曾是珍珠、陶瓷等對外貿易商品的産地和集散地,出土大量漢代舶來品文物,有據可考證曆史達2000餘年,是重要的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樞紐。
北海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深入推進“文化北海”建設。先後出台《北海市合浦漢墓群保護條例》《北海市海上絲綢之路史迹保護條例》《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推進博物館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等系列文化強市的政策措施,完成系列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專項規劃及配套規劃編制工作,讓北海文物保護有章可循。2017年以來,對31項重點文物保護工程投入2.6億元資金,海上絲綢之路文物認定1300多件。
大力弘揚絲路精神,擴大文化交流。先後走進俄羅斯、希臘、韓國、斯裡蘭卡、日本、英國、比利時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城市宣傳介紹;選送文物精品赴法國、美國等多個國家展出;絲路文化展、南珠展、合浦漢代文化展等多個專題展在東盟國家輪流展演;郵輪母港、國際康樂旅遊港建設升級,進一步提升北海文化旅遊國際化水平,向世界傳播“絲路古港 潮美北海”的城市品牌。
北海始終堅持挖掘開放的曆史文化資源,打造“絲路古港”城市品牌。實施千億元文旅産業發展工程,引進和開工總投資超2000億元的文旅項目,全面建成銀基文旅、海絲首港、白龍珍珠城等一批标志性文旅重大項目;改造提升10多個旅遊特色小鎮;已建、在建、拟建五星級酒店項目共26個,總投資120億元;海上絲路文化遺址公園、《印象·1876》等一批曆史文化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出台創建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工作方案,增強北海文旅核心競争力。2021年全市規上文化及相關産業營業收入45億元,增速為27.7%,收入排全區第一,增速排全區第三。
結 語
筚路藍縷,砥砺前行。黨的十八大以來,北海奮發圖強,在文化、經濟、科技、生态等方面取得全面發展,彙聚了面朝大海、向海圖強的磅礴力量,以實際行動書寫了新世紀海上絲路新篇章。(藍永前)
(點擊版面閱讀文章↓↓↓)
(點擊版面閱讀文章↓↓↓)
(點擊版面閱讀文章↓↓↓)
(點擊版面閱讀文章↓↓↓)
(點擊版面閱讀文章↓↓↓)
(點擊圖片閱讀視聽電子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