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和南昌大學就“南大”簡稱一事鬧的不可開交。南甯大學坐不住了:你叫南大,讓我叫啥?有人建議叫“甯大”。甯夏大學不服:當初為免沖突,沒叫“夏大”叫“甯大”,還要搶?“甯大”可是我唯一簡稱。甯波大學默默流淚:我就倆字,不讓我叫“甯大”,難道叫“波大”,哎呀,真是丢死人了!大連大學笑了:小樣的争啥,我的簡稱叫“大大”!武漢大學:還是我“武大”牛,曆史悠久,始于北宋,從來沒人和我搶小名。(武大的男生默默轉身,哭暈在廁所…)——題記
一、從“川醫”到“南大”,大學“名稱”之争争不停
今年4月28日,教育部批準“泸州醫學院”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簡稱“川醫大”)。這一下,老“川醫”——“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不幹了。作為中國最早的醫學綜合類大學,從1953年到1985年,它的名字是“四川醫學院”,而“川醫”之名沿用直至今日。900名老“川醫”校友表示嚴重不滿,在給教育部長的公開聯名信後署名,要求撤銷這一決定。
6月30日,南昌大學通過官網正式發布了《南昌大學章程》,章程明确南昌大學簡稱“南大”。該章程系江西省教育廳核準發布。但早在2014年12月,《南京大學章程》經教育部核準,其第一章總則中已明确南京大學簡稱“南大”。南昌大學關于“南大”的章程一發布,不僅引發了南京大學的學生們的質疑,也引起了南京大學校方的關注。7月2日,南京大學校方已經通過BBS向表達關切的師生回應:“學校已向教育部、江西省教育廳表示了我校及廣大師生對此事的嚴重關切。”
高校的簡稱“撞名”的現象比比皆是。例如“東大”,到底是東南大學還是東北大學,抑或東華大學(就不提東京大學了…)?西南政法大學和西北政法大學誰才是真正的王者“西政”?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又能否簡稱“中政”呢?(ps華東政法大學躲在角落偷偷的笑,原“五院”唯我“華政”獨一無二~)山東大學和山西大學到底誰“亞力山大”?再就是華東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誰才能代表“華師大”?諸如此類的“簡稱”之争,數不勝數。(筆者慶幸,幸虧安慶師範學院沒有改名安慶師範大學,不然,連我本科母校“安師大”都不能幸免…有點私心的希望她以後改名安慶大學,這樣可以看“安大”之争了…但是據最新消息,貌似安慶師範學院是改名為安慶師範大學,别攔着我,逼着要哭暈在廁所了…)其實,“南京大學”、“南昌大學”之外,還有“南開大學”、“南甯大學”…“南京大學”和“南昌大學”這樣争,讓其他幾所大學怎麼想,還想不想在“大學界”混了…盡管南開大學有“南開”之稱,但是,據說很多天津本地人叫“南開大學”也是叫“南大”,而非“南開”,因為要區别當地的“南開區”…
二、“南大”之争賽事預測:南京大學4:0南昌大學
根據《高等教育法》的規定,“設立高等學校,應當根據其層次、類型、所設學科類别、規模、教學和科學研究水平,使用相應的名稱”,但何謂“相應的名稱”卻沒有詳細規定。而《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對大學的“簡稱”、“簡稱”也缺乏相應規定。
盡管相關法律法規并沒有明确規定,但是南京大學“似乎”穩操勝券。首先,早在2014年12月,《南京大學章程》經教育部核準,其第一章總則中已明确南京大學簡稱“南大”。而南昌大學通過官網發布的《南昌大學章程》系江西省教育廳核準發布時間為今年6月30日。無論是從審核發布的時間、還是核準主體的級别,南大都是占據優勢地位。其次,早在2001年南京大學就申請注冊了“南大”商标(2002年獲得),分别在41類和42類兩個類别,其中41類是教育類,42類則是技術研究類。而南昌大學也注冊了不少商标,不過都是以“昌大”的名義注冊。從“商标法”上來看,南京大學似乎又勝一籌。再次,南昌大學的校歌裡寫着“巍巍昌大”,明明稱自己是“昌大”為何又改口“南大”,這點讓人“琢磨不透”。最後,有細心的網友翻出2014年5月4日在“五四青年節”的講話,其中特别将南京大學簡稱為“南大”,并指出:“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劍橋,但會有第一個北大、清華、浙大、複旦、南大等中國著名學府。我們要認真吸收世界上先進的辦學治學經驗,更要遵循教育規律,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該怎麼算比分,不用我多說了吧…
綜上,南京大學4:0完勝南昌大學應該沒有懸念…然而,現實情況可能是,盡管南京大學似乎更加“有理、有據”,但是南昌當地該怎麼叫南昌大學“南大”以後還是會怎麼叫。隻是在正式場合,南昌大學可能要放棄“南大”稱号了。據悉,雙方有可能就“簡稱”對薄公堂,我們也期待pk賽的正式上演。
三、“簡稱”真的有那麼重要嘛?“大學們”似乎本末倒置了
這次“南大事件”,有人認為南昌大學這是“傍大款”,想揩南京大學的油;也有人認為,南昌大學稱“南大”是南昌大學老一輩文化、曆史的精神傳承。然而,不管怎麼樣,“大學”不會因為“簡稱”而出名、不會因為“簡稱”而更富有内涵。如耶魯大學不會因為叫“耶魯”而變得更加聲名遠揚;“哈佛”本身并不代表什麼,而是因為哈佛大學的悠久曆史、文化積澱才被廣為人知。南京大學和南昌大學都有自己的悠久曆史和文化底蘊,叫不叫“南大”其實也代表不了什麼、也不會獲得什麼。為了一個“小小的簡稱”而大動幹戈似乎也跌了自己的範。叫什麼其實不重要、“腔調”才是最重要的(當然,如果把“簡稱”上升到校友情感、文化傳承的層面,筆者也就無話可說了)。如果覺得“昌大”不好聽,完全可以改名叫“洪大”或者“英雄大”嘛,不蠻好聽的嘛(南昌市,簡稱洪,又稱洪城、英雄城)。
聯想到前些日子,北大、清華兩所高校就争各省“狀元”所展開的口水大戰,真是讓人感到遺憾。你們是中國最優秀的大學,難道還沒自信人家不選你嘛?其實,這些都隻是小事,要看到的是,近些年來,我們的“大學”似乎忘記了風骨與精神。一味的強調“科研成果”,到處飄散着“浮躁與功利”,“學術腐敗”數見不鮮,而“官場作風”似乎也在學校裡日漸盛行。我們“大學”的意義何在?“大學”是社會的一部分,卻也是有别“世俗社會”獨立的、自由的聖地。大學有自己的風骨與精神,她因長期積澱而形成共同的高尚追求、理想和信念。“她不僅僅是傳道、授業的地方,更代表着人的思想、價值觀念、創新、智慧與博大胸懷。”于大學而言,與其關注自己叫什麼“簡稱”這些小事,還不如多花點心思踏踏實實教書育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編輯 |智合吹雪
封面圖片 | 必應
傳遞法律價值,讓法律人因專業而受尊重
關注智合東方(zhihedongfang),一個專業、有溫度的公衆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