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證長寬比例約為1.58:1。長為85.6mm,寬為54.0mm,高為0.9mm。證件正面有簽發機關和有效期限,印有國徽圖案、證件名稱、寫有長城圖案及彩色花紋。
身份證并非現今才有,古已有之。但它的起源卻是官員的識别符号。最早的身份證是戰國時期,商鞅在秦國變法,發明了照身帖。照身帖由官府發放,是一塊打磨光滑細密的竹闆,上面刻有持有人的頭像和籍貫信息。國人必須持有,如若沒有就被認為是黑戶。
明清時代的身份證,在現代的考古中不時被發現。它與現代意義上的卡片式身份證已經非常接近了。據明代陸容《菽園雜記》載:牙牌不但官員們懸之,“凡在内府出入者,無論貴賤皆懸牌,以避嫌疑”。由此可知,明代身份證的用處已不僅局限于官員們,并開始向中下階層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