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老師,當年高考英語148!
跨越2000公裡,海南小夥子鄧義,在四川大學求學,喜歡上了火鍋麻辣燙,畢業後留下來。
在成都協同外語學校任教10年。不當領導,當班主任,當高三英語老師,他的願望一直雲淡風輕:“我的學生,至少要考川大。”
鄧義老師
01出生海南小鎮的鄧義,學生時代,一直是别人家的娃。
高中就讀海南省前三的高中,英語尤其出彩,高中三年考140分的次數很多,在多項全國性英比賽中表現突出。
2007年參加高考,英語考了148分,隻有作文扣了兩分,鄧義,從小鎮少年中脫穎而出,考上四川大學外語系。
2011年,鄧義從川大畢業後留在成都,在成都協同外語學校擔任一名高中英語老師,這一幹就是十年,目前已經完整帶完三屆高三學生,眼神依然堅毅清澈,就是頭發不那麼濃密了。
這十年,鄧義紮在一所中學,當班主任,當英語老師,始終在一線講壇,愣頭青年,多次拒絕提拔,他話不多,笑得腼腆,在講壇上,和學生們在一起的時候,确似有小宇宙,要爆發。
憑借紮實的課堂,鄧義成長為成都市優秀教師,金牛區教壇新秀,金牛區優秀教師,金牛區優秀班主任,金牛區高三英語中心組成員。教育教學成績突出,所教學生,英語單科高考考出145分的好成績,英語班平達到120以上。
鄧義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我帶的小孩,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起碼要考個川大。
征服學生,鄧義有兩大法寶,個人魅力,個能能力。
即使已有10年教齡,手中的教材早已爛熟于心,鄧義仍堅持每天2個小時的獨立備課時間,不僅要鑽研教材和大綱,更重要的是,“備好自己的學生”。
“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我始終相信,别人的方法再好,用到自己的學生身上都會水土不服,适合自己學生的才是最好的。”鄧義說。
任教10年,鄧義詞彙量超2萬,他知道英語想拿高分,詞彙量是必不可少的。
“一位高中生,至少要有3500個單詞的詞彙量。”從高一進校,鄧義就和學生約定:高中三年,挑戰達到6000以上的詞彙儲備量,他鼓勵學生每天多擠出10分鐘零碎時間記單詞,設計了詞彙大王興趣挑戰賽,三年時間,鄧義的學生,經常走路都在自發背單詞,高考英語班平總能突破120分。
“現在四川英語高考考得是全國甲卷,高考拿滿分,難度比較大。鄧義說他讀高中的時候,每年要刷好幾本練習題,現在英語高考,純靠刷題來,拿高分很難。”
做題,刷題是鄧義每天必做的事,每天至少花2個小時刷題。老師和學生一起刷題,才能感同身受,學生要做的題,自己必須先做一遍。屏蔽掉一些“無用”的題,才知道難點在哪,痛點在哪,這樣節省了學生的時間。
帶完3屆高三,鄧義的頭發越來越少。
高一年級,協同外語開學第一課就是職業生涯規劃,确認目标大學,一位學生配置一位導師,班主任三年全程跟蹤,具體到每個學科要考多少分。2021年高考,鄧義的學生,如願考上了川大,畢業留言說:如果沒有鄧義老師高中時期對未來的規劃,今天一定走不到四川大學。
當高三班主任,鄧義每天晚上,正常到家時間是11點過,備課,批改試卷是常态,每天12點前沒有睡過覺。
最後沖刺階段,鄧義和學生們暗暗較勁,學生六點50到教室,鄧義六點30就要到教室,他有自己的小心思:起好一個帶頭的作用,老師都來得這麼早,學生就不好意思偷懶了。
當老師,尤其是高三班主任,是一個良心活,對得起學生,就對不起家人。作為一個爸爸,一位丈夫,鄧義說到家庭,有些虧欠。“每天花在家裡的時間很少很少,晚上11點到家,備備課,改改卷子,基本上12點後睡覺,早上六點起床,每天在家的時間隻有6個小時。”
鄧義的妻子曾說過最暖心的話:安安心心去課堂一線去忙,大後方有我,一切都不用操心。
今年高考,鄧義目光堅毅地說:要向清華北大進軍,必須要出一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