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教育
/
幼兒園自然探究課程的實踐與思考
幼兒園自然探究課程的實踐與思考
更新时间:2025-02-22 03:03:09

生命教育就是讓學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從而思考個體生命的存在價值,并在人生實踐中實現其生命價值。這些教育應該從小處入手,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這窩鳥蛋開啟的一堂生命教育課,“是鳥兒饋贈給學校小朋友的禮物。”

鳥巢内,是棕頭鴉雀的一家六口,4月9日被金蘋果愛彌兒幼稚園的小朋友們發現時,裡面還隻是藍色鳥蛋。随着地鐵7号線的施工,鳥巢安家的盆栽必須搬家,小朋友們找到老師給修建地鐵的叔叔阿姨寫了一封倡議書,希望等到小鳥出生後再挪動這些盆栽。這是孩子們純真而簡單的想法,沒想到施工方聯系了鳥類專家進行咨詢,最終決定暫緩該區域的工程,給了鳥兒4天的孵化時間。

幼兒園自然探究課程的實踐與思考(一窩鳥蛋開啟一堂生命教育課)1

幼稚園老師給孩子們講授鳥類的知識,并教育他們關愛小鳥,呵護生命 (幼稚園供圖)

昨日,成都商報報道此事後,讀者們紛紛點贊,認為這一幕“暖人心懷”。著名作家阿來點贊道,“這樣的行為,真的挺好的。”成都雲公益發展促進會秘書長傅豔表示,平和地閱讀完這則新聞,會讓人更喜歡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和味道。不論是寫倡議書的幼稚園老師和娃娃,還是同意暫緩工期的施工方,都讓人覺得心懷暖意、喜悅和感恩。

而通過鳥巢的發現和保護鳥巢的倡議書行動,幼稚園也對孩子們開啟了一堂生命教育課,不僅分組讓孩子們完成關于鳥兒的課題,還安裝攝像頭直播鳥兒誕生,讓孩子們直觀感受生命的誕生。地鐵施工方的人性化處理,也培養了孩子們珍愛生命的觀念。教育專家表示,關愛生命的教育應該從方方面面來體現,包括這樣一些小事,因為這會讓孩子們學習到怎麼呵護生命,關愛生命。

為難/

保護美好與施工協調

接到倡議書感動又為難

在幼稚園中,小小的鳥窩隐匿在翠竹之間,啾啾的鳥鳴從上方劃過,孩子們從小就學會了溫柔對待周圍的環境以及弱小的動物,這是特别美的畫面。但既要保護小鳥的正常生長,又要保證工程如期完成,如何協調施工成了一個難題。

4月18日,一封圖文并茂的倡議書被幼稚園交到了中鐵六局成都地鐵項目部經理陳濤的手中,陳濤馬上将這封充滿稚氣的信件轉交給了現場管理人員周軍峰。“接到那封信時的感覺我還記得”。周軍峰接到那封綠色的倡議書時,看到上面除了文字外,還畫着地鐵車廂的簡筆畫和飛翔的小鳥。他說,自己也是一個爸爸,完全理解園方想要保護小娃娃心裡美好世界的做法。

在幼稚園中,小小的鳥窩隐匿在翠竹之間,啾啾的鳥鳴從上方劃過,孩子們從小就學會了溫柔對待周圍的環境以及弱小的動物,周軍峰認為,這是特别美的畫面。“小孩子的愛心讓我們非常感動,學校的處理也很好。對科學知識的學習是一方面,但培養一顆善良的心也很重要。”

随後,地鐵施工單位決定暫停施工,并派出人員到現場勘察,核實了園方的說法。還通過攝像頭,看到了雛鳥破殼而出後,鳥媽媽頻繁往返尋找蟲子投喂小鳥的畫面。然而,客觀來講,這一情況的出現給他們的施工增加了難度。“地鐵七号線已經進入最後的搶工階段,耽擱這幾天對我們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周軍峰如實說道。

既要保護小鳥的正常生長,又要保證工程如期完成,如何協調施工成了一個難題。

決定/

反複開會商量如何施工

咨詢專家留給鳥兒成長時間

咨詢鳥類專家後,施工方最終決定留給鳥兒4天成長時間。專家表示,鳥兒破殼後的頭幾天非常關鍵,不宜受到驚擾。為了能随時确定鳥兒的安全狀況,園方還額外增加了一個專門對着鳥窩的監控來實況直播,可謂相當有心。

幼兒園自然探究課程的實踐與思考(一窩鳥蛋開啟一堂生命教育課)2

為了一窩雛鳥,地鐵7号線施工方推遲了4天工期

“去現場查勘後,我們反反複複開了幾次會商量如何施工。”最終,施工方決定采取優化工藝和工序的辦法,将原定的圍護樁加錨索結構改為鋼支撐結構。

其實,由于考慮到附近有幼稚園,為避免施工時的噪音和震顫感影響到小朋友們正常上課,施工單位一年多前就留下了約100多米的距離沒有施工。這次以保護鳥窩為契機,對施工程序進行優化,也能夠把施工對周圍的影響降到最低。

周軍峰向成都商報記者介紹,圍護樁加錨索的施工方案需要在樁與樁之間鑽孔,然後放入錨索,對地表擾動較大,施工周期較長;而鋼支撐結構是在打完樁後直接把鋼管吊上去,再用千斤頂把兩邊的樁撐起,對外界的影響大大減小,施工周期也相對縮短。

在施工方與園方聯系鳥類專家咨詢意見後,最終決定留給鳥兒4天的成長時間。專家表示,鳥兒破殼後的頭幾天非常關鍵,不宜受到驚擾。為了能随時确定鳥兒的安全狀況,園方還額外增加了一個專門對着鳥窩的監控來實況直播,可謂相當有心。

4月23日上午,負責挪動鳥窩的施工工人因擔心搬動過程中驚擾到鳥兒,隻能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挪動,移動15米的距離共花了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要盡量讓竹子(鳥窩就在竹子上)不要晃動。鳥兒當時還比較安靜,沒什麼大的反應。”搬家時,鳥媽媽出去覓食了,工人一直等到鳥媽媽回來,順利找到鳥窩才離開。

鳥兒成年飛走後

鳥窩将留下作紀念

園方給孩子們分組布置課題

4月9日,金蘋果愛彌兒幼稚園,保安孟國強清理着盆栽旁掉落的枯枝落葉,竹枝上的一個鳥窩讓他驚喜不已。“裡面是藍色的鳥蛋,在這裡發現還是頭一回。”孟國強拍下了這些鳥蛋,他在朋友圈裡寫道,“生命的起源從這裡開始,構成了我的童話故事,放飛吧,回到大自然……”

這條信息被園長看到了,一堂生命教育的課程就此開啟。昨日下午,負責教育教學的副園長趙文靜介紹,當時他們就把照片拍下來給孩子們展示,和孩子們一起讨論,很多稀奇古怪的問題也被孩子們抛了出來。幼稚園在大班和中班裡挑選了一些孩子,組成了4個組,根據他們提出的問題,讓他們去分别完成4個“課題”。第一組負責找到鳥巢所在的位置;第二組查找資料了解為什麼這些蛋是藍色的;第三組探讨是否破殼而出的小鳥也是藍色;第四組的責任就是保護小鳥。

幼稚園還在小鳥築巢的位置,裝了一個攝像頭,這樣孩子們就會觀察到小鳥的一舉一動,直觀感受生命誕生的過程。趙文靜說,幼稚園本來也有生存磨難和生命教育方面的課程,不過這些都比較抽象,這個鳥巢的發現,能讓孩子們對生命的誕生有直觀感受。

安裝攝像頭直播生命誕生

鳥巢的攝影頭是幼稚園負責計算機技術的鄧老師安裝的,安裝好的當天下午,第一隻小鳥就破殼而出了,第二天8點,其他小鳥也紛紛破殼而出,這個畫面被記錄了下來。“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小鳥的誕生過程。”鄧老師通過遠程網絡,将這些視頻分享給了孩子們,引發一陣陣驚歎。

要讓孩子們看得更真切,又不打擾到小鳥一家,幼稚園給孩子們買來了望遠鏡,讓孩子們分批觀察小鳥。“它的頭跟我的拇指一樣大哦。”舉着望遠鏡,小朋友們小聲感歎着。幼稚園老師介紹,對這幼小生命的憐愛,讓他們産生了保護生命的自發意識。

每天放學,保護小鳥行動組就會跑到“竹林”外,如果有小朋友聲音比較大或開車接送孩子的家長按喇叭,他們都會上前勸他們小聲一點。另一邊,查找小鳥資料的小組也有了進展,大家最終查到這可能是棕頭鴉雀。幼稚園随後請來了鳥類專家,對小家夥們就棕頭鴉雀科普了一把。

保護小鳥 給施工方寫倡議書

由于地鐵7号線施工,小鳥的家面臨着搬遷,此時的藍色鳥蛋還沒有孵化。觀察組的阿布把這個消息告訴給了媽媽,“阿布連續幾天回家問我,‘要是鳥媽媽找不到它的鳥寶寶了你說它傷不傷心嘛’。”阿布的媽媽給幼稚園的老師發去信息說,孩子的話一下就觸碰到她心底最柔軟的地方,“願阿布永遠保持這份愛心”。

孩子們想到找老師寫一份倡議書給地鐵施工方,給小鳥孵化争取時間。在幼稚園實習的劉丹說,“沒想到小朋友們天真的想法還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她表示,這件事情(施工方暫緩施工4天)處理得很人性化,也培養了孩子們珍愛生命的觀念。

日前成都商報記者從幼稚園得到消息,等這窩鳥成年飛走後,将把鳥窩留下來作為紀念,“這是鳥兒饋贈給學校小朋友的禮物。”

教育專家: 生命教育應從小處入手,潤物細無聲

這樣的小事會讓孩子們學習到怎麼呵護生命,關愛生命

對于這則溫暖人心的新聞,著名作家阿來昨日點贊道:“這樣的行為,真的挺好的。”

四川教育心理學教授遊永恒認為,在不影響施工的前提下,為小朋友做這樣一件特别的事,能給孩子們留下了一個好的印象,有積極的意義。關愛生命的教育應該從方方面面來體現,包括這樣一些小事,因為這會讓孩子們學習到怎麼呵護生命,關愛生命。此次通過生活中的小事來對孩子們進行教育,比較貼近生活,孩子們容易接受,這樣挺好的。他介紹,生命教育就是讓學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從而思考個體生命的存在價值,并在人生實踐中實現其生命價值。從理論上來教育孩子尊重和珍惜生命,還是比較空泛,五六歲的孩子也不容易接受,因此,這些教育應該從小處入手,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成都雲公益發展促進會秘書長傅豔表示,城市是由人來構成的,城市中的人更包容他人更包容自然更包容動物,最終溫暖和幸福就會融入每個人的血液裡。就像這則新聞一樣,平和地閱讀完,會讓人更喜歡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和味道。不論是幼稚園老師和娃娃,還是地鐵施工方,都讓人覺得心懷暖意、喜悅和感恩。

評論

最好的生命教育 升華了城市價值

□成都商報評論員 付克友

什麼是生命教育?這就是生命教育。保護動物與環境,本質上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自我,保護人類社會。在一滴水中看到陽光,在一隻鳥兒的嗷嗷待哺中看到生命的珍貴。在某種程度上,人性的溫度決定城市的高度,對生命的态度決定着城市的厚度

生活的幸福與美好,往往蘊含在人們不經意的細節與瞬間;而一個城市、一個社會的價值與進步,也往往在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上體現。就比如,幼稚園小朋友寫了一封信,成都地鐵建設方就緩工4天,隻因為剛剛出生的一窩鳥兒。

這一窩鳥兒,這兩天之所以成為這個城市最受矚目的焦點,也許在于孩子們的天真、爛漫與純潔,觸動了人們内心最為柔軟的部分。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堂最好的生命教育課,讓所有人都受益匪淺,并感受到人性溫暖與自然和諧的城市價值。

對幼稚園來說,從在學校後門的盆栽竹子上發現鳥巢,再到引導孩子觀察鳥蛋,呵護小鳥破殼而出,無疑都是作為一堂生命教育課來進行的。孩子們給地鐵施工方寫信,顯然他們認為小鳥的生命是珍貴的美好的,應該獲得安全生長的環境與權利,不應該被破壞和打擾。當孩子們能夠設身處地地為一隻鳥兒的生命着想,那麼他們當然會時刻珍視自己的生命,并且尊重别人的生命。

什麼是生命教育?這就是生命教育。保護動物與環境,本質上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自我,保護人類社會。在一滴水中看到太陽,在一隻鳥兒的嗷嗷待哺中看到生命的珍貴。

為了一窩小鳥,施工方鄭重其事,數次開會讨論,請來專家會商,優化施工方案,顯然他們也認同孩子們的價值理念;更重要的是,他們相信,為了這樣的價值,停工4天,做出利益上的很大犧牲,是值得的,甚至是應該的。這是什麼樣的價值呢?就是要尊重人性、呵護生命、愛惜自然、保護生态的價值。畢竟,GDP最終是為了幸福生活、民生福祉,不能以犧牲人性和生命為代價。

這是另一個層面上的生命教育,即我們賴以生存的城市,應該成為一座具有人性溫暖與自然和諧的“生命城市”,而絕不隻是冰冷堅硬的鋼筋水泥。在某種程度上,人性的溫度決定城市的高度,對生命的态度決定着城市的厚度。

在這個意義上,你能說施工方對孩子們意願的尊重,僅僅是為了給孩子們上一堂生命教育課嗎?這難道不也是給城市建設和所有人的一堂生命教育課嗎?

胡适說過,一個國家有無未來看人們對待三件事,即對待孩子、女人、閑暇時間的态度。一個城市亦然。保護一窩鳥兒,固然因為我們尊重孩子,更因我們尊重背後的城市價值。這樣的城市價值,和生命一樣寶貴。

成都商報記者 宦小淮 梁梁 實習生 趙方 周昀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