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為異養多年生草本,是我國重要的藥用植物,其幹燥塊莖是名貴的常用中藥材。天麻自然生長在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以及竹林中。喜涼爽濕潤的小氣候,表層有枯枝落葉覆蓋富含腐殖質深厚肥沃的沙土。林下栽培天麻利用樹冠的遮蔭作用,節省了室内栽培的建築設施投資或露天搭建蔭棚的投資,利用了林地條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多數闊葉用材林樹種、果樹柑橘、蘋果、桃、李、萆樹、闆栗、核桃等以及杜仲、銀杏等藥用喬木樹種的林果園中均可栽種天麻,在杉木林和竹林中也進行了天麻的栽培試驗研究。選擇坡度25°以下,立竹密度适中最好在2250 ~ 3000株/hm2, 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團粒結構良好的毛竹林作為栽培地。
沿等高線開墾出梯田狀床面,床寬50 ~ 70cm,松土深10 ~ 20cm,床長和床間距離根據地形及栽培數量而定。選用白栎、黃栗、野闆栗、尖栗、油桐等樹木的木棒,直徑3 ~6cm,截成長30 ~40cm的木段,每隔3 ~6cm用刀在木段上砍出深達木質部的魚鱗狀刀口2 ~4排,作為蜜環菌寄生的培養基。
沒有接種蜜環菌的木段稱為新棒材,經過接種的稱為老菌材。一般選用拇指大小的白頭麻作為繁殖材料稱為種麻,在立冬至立春期間播種。播種時先扒開床面表土,以3 : 1的新棒材和老菌材交替橫擺一層作為底材,而後将種麻擺放在新棒材和老菌材兩端相接處,在新老材之間的中間部分散播少量小塊種麻,種麻用量一般為〇。
5 ~ lkg/m2,再在上面加蓋一層混合的新棒材和老菌材3 : 1或4 : 1,也可以用毛竹嫩枝梢做蓋材,最後覆土 10 ~20cm,并覆蓋一層枯枝落葉或雜草。天麻的栽培周期為1年, 每年立冬以後收獲,采收的同時進行下一年的種植。本模式适宜在南方毛竹分布地區推廣。
海拔300 ~ 800m,坡度25°以下,立竹密度1500 ~3750株/hm2的毛竹林均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