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學習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本報訊(記者 解敏)今年是陶行知誕辰130周年暨逝世75周年,他所倡導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社會即學校”等教育主張,對中國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影響深遠如何在新時期繼承和弘揚陶行知先生的精神和思想,是擺在今天廣大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話題和實踐命題,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如何通過學習培養孩子的創造力?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如何通過學習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本報訊(記者 解敏)今年是陶行知誕辰130周年暨逝世75周年,他所倡導的“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社會即學校”等教育主張,對中國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影響深遠。如何在新時期繼承和弘揚陶行知先生的精神和思想,是擺在今天廣大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話題和實踐命題。
10月16日上午,上海市寶山區文旅局、寶山區圖書館聯手朵雲書院,以主題沙龍的形式,邀請三位嘉賓圍繞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核心教育思想,探讨“今天我們如何做真教育”這一現實而重要的話題。
在陶行知先生的那個時代,是中國的兒童發現的時代。“創造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學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創造教育就是要培養創新精神、創造能力。陶行知先生認為,兒童的創造力不是教出來的,先要把對兒童的各種束縛解除掉,也就是“解放”。解放兒童的同時,教育者(教師、家長)要提供營養,要培養良好習慣,要因材施教,如同農業不是聽任種子自生自滅,需要精心耕耘。
在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杜成憲看來,這正是陶行知對教育的根本理解,也就是真教育。“他主張不要過多地把我們認為是好的東西強加給孩子,他倡導的是一種做‘減法’的教育。這種教育是陶行知當時追求的,今天我們仍然應該按照他的思路,繼續追求下去。”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洪宇進一步強調了家校社會協同育人機制,他認為學校應認真履行教書育人職責,積極與家長溝通,傳遞科學的教育理念;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責任人,應樹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自覺學習家庭教育知識。
近期國家“雙減”政策出台、實施不久,兒童問題研究者、寶山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吳斌榮認為,隻要教育者堅持“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無論何種政策出台,都可以坦然地去面對,因為隻有在生活中做教育,才是最紮實的,最靠譜的。
來源: 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