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作者是唐代詩人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出自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一首五言的古體詩,此句寫出了時間的漫長,全詩借景色的寂寥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聊心情。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作者是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是一句詩詞,出自唐代詩人陳子昂的作品《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已經演變為一句千古名句、一個漢語成語和國學文學經典,意為空前絕後、絕無僅有,通常用于書面語,在句子中常作為賓語和定語使用,可可作為諷刺使用。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出處《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創作于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即公元696年)的古體詩,全詩共四句,每句五字,前二句俯仰古今,寫出時間漫長,後兩句點出空間的遼闊,并描繪詩人的情緒,全詩借景色的寂寥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聊心情。
《登幽州台歌》的作者陳子昂字伯玉,别名陳拾遺,是唐朝初年的一位文學家、詩人。陳子昂于唐朝文明元年(即公元684年)中進士,因上書論政而得到武則天重視,官至右拾遺,後在居父喪期間遭到迫害,含冤入獄,最終冤死獄中。陳子昂的詩風格蒼勁有力,代表作有《登幽州台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