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吃的主食是大米。在黃河、長江兩河文明的發源時期,随着文明的發展,人們生産力的發展逐步由狩獵、捕魚轉向更穩定的農耕。此時的代表作物是稷、粟和稻米,以粒食為原則。
小麥種植在江南的推廣更為緩慢。三國時,吳國的孫權曾用面招待蜀國的使者,這是江南面食的最早記載,但江南種麥的最早記載卻出現在永嘉南渡(317年後)之後的第二年,即東晉元帝大(太)興元年(318年),而更大的發展卻是在兩宋之交(1127年後),出現了“極目不減淮北”的盛況。此後江南的小麥種植還是時起時落,并沒有穩定下來。
由于這些曆史上的原因和南北方的種植差異,就形成了如今南方多種植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