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物對于人們的生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支撐人們完成最基本的生活。中國一直都是一個泱泱大國,人們自古以來就很注重每日的膳食,研究出了很多種制作食物的方法,也流傳出了很多美味佳肴。
在過去的那些歲月裡,雲南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美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有過橋米線,汽鍋雞,燒豆腐等,都深受大家的喜愛。這裡還盛産“水果之王”榴蓮以及山竹、楊桃等熱帶水果,最重要的是雲南也是普洱茶的故鄉。
雲南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各種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借鑒和包容,共同組成了多彩的雲南文化,再加上特殊的地理風貌,這個地方産生了很多奇異的事情,它們被稱為“雲南十八怪”。十八怪裡包涵文化、音樂、風俗等許多不同的領域,它們表示出的是豐富多彩的雲南傳統文化。
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是雲南大理的美食,大理這座美麗的城市吸引着很多遊客的到來。這裡居住着熱情好客的白族人,他們有着美名在外并且都已經遠銷海外的美食——乳扇,它是片狀的乳制品,這讓很多人感到很驚奇。
現在我們就去了解一下受到海内外人們共同歡迎的美食乳扇,看它究竟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魅力。
一、乳扇的傳說
從楊升庵編纂《南诏野史》中,記載中描述了乳扇外觀和口感味道,我們就可以知道在明朝時,乳扇就已經被大家所知道了,而且人們還可以完整的制作出來,這說明在明朝以前乳扇的制作工藝已經達到了成熟階段。明朝的商品經濟高速發展,各種美食層出不窮,乳扇在這樣一個時代了,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并且代代相傳,流傳至今。
關于乳扇還有一個流傳千年的故事,相傳随着蒙古族的不斷發展壯大,慢慢的開始統一了整個部落,骁勇善戰的蒙古族人并不滿足現狀,他們建立起了蒙古國。由忽必烈為首的蒙古,繼續擴張着土地,一路向南,直取南宋,攻打成功的他們,迎來了元朝的興起。随着元朝文化的漸漸滲透,他們的美食文化也進入了中原地區,并且傳播到了祖國的各個地方。
當年為了擴張土地,興盛元朝,忽必烈率兵曾經到過大理,在攻打大理的戰争中取得了勝利。他那時随身攜帶的食品就是奶酪,奶制品就是這個草原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他們将制作乳扇帶到了這裡,并将制作的技藝留了下來。然而,居住在大理的白族人們,世世代代都記得這項技藝,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二、乳扇的發展
乳扇的産生年代一直都是個謎語,現在還沒有相關的文獻可以解開這個謎團。可以找到的最早的文獻記載,就是明朝的相關記錄了。在明崇祯《重修鄧川州志》中,有提到乳制品,說明那時乳制品已經産生。
後來乳扇發展到了清朝,那時的《鄧川州志》記載着:“凡家喂四牛,可作乳扇二百張,八口之家,足資府邸矣。”這樣的文字表明乳扇技術已經發展的十分成熟,在鄧川居住的百姓,都會制作乳扇,而且隻要喂養了鄧川牛的家戶,都可以制作出乳扇,它的利潤和收入可以滿足一個八口之家的日常生活所需。
楊載彤的《大理赴鄉試竹枝詞》也曾有過乳扇的記載,“短鞍長镫巧安排,高中言傳笑臉開。預數探親從某某,弓魚乳扇帶齊來。”這反應出了當時的白族人就已經和乳扇有着密切相關的聯系,乳扇的制作幫助他們有了立身的資本,從而白族人一直都傳承着乳扇的制作技藝。至今,這份制作工業還留存着,讓作為現代人的我們也可以吃上乳扇這個美味。
三、乳扇的價值
乳扇因其制品形似扇子而得此名,呈乳白、乳黃之色,而且還十分薄。
乳制品中富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磷脂、乳糖等營養物質,還有鈣、磷、鐵、鋅、銅等礦物質,且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都是處于可以溶解的最佳狀态,有利于人體吸收。其中鈣、磷比例适當,是人體獲取鈣的最佳來源。
然而乳制品的蛋白質都為全蛋白,包含了所有必需氨基酸,這九種人體必需的元素是氨基酸,有苯丙氨酸、缬氨酸、蘇氨酸、色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賴氨酸和組氨酸組成,還含有大約3%的脂類,但是消化率可以達到98%。
雲南大理的乳扇其含有的鈣含量很高,經過脫水環節後,它的脂肪含量更高,而且它裡面的B族維生素,鎂、等含量并不會因為制作工藝而減少,含量仍然十分豐富。
對于一些不喜歡喝牛奶的人來說,乳扇是他們的又一個選擇,乳扇作為一種能夠滿足炸着吃、烤着吃的牛奶,可以幫助不喜歡喝牛奶的人,補充人體所需的必要的營養元素。因此,乳扇可以得到那麼多人的喜愛,也是可以理解的。
四、結語
當今時代,人們更加追求生活的質量,選擇有利于身體健康的食物是現在人們消費的要點之一,而乳扇正好符合了健康的消費潮流,引得更多的人去關注它。同時,也希望會制作乳扇的人們還像很多年前一樣,誠信的經營自己的店鋪,讓人們可以買到貨真價實的乳扇。
善良樸實的白族人将制作乳扇的技藝傳承了數百年,指導現在還完整的保存着曾經的美好,對于現代人來說,是一筆大的财富。感謝他們技藝的薪火相傳,才使得多年後的我們還有幸可以品嘗一下這個美味的乳扇,感受到乳扇的魅力。
參考文獻:
楊升庵《南诏野史》
明崇祯《重修鄧川州志》
楊載彤《大理赴鄉試竹枝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