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知識
/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
關于端午節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10-21 05:23:27

  1、端午節到了,不少人家中都會有粽子。慶祝端午節不僅吃粽子,還會賽龍舟,放河燈等等。那端午節的來曆和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你們知道嗎?不知道?那就讓我告訴你們吧!

  2、下午,我到街上去問了一些公公婆婆,一些婆婆說:“端午節的來曆是紀念一個叫屈原的人,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十分傷心,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蚊龍,以免讓蛟龍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一些公公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争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我問起公公婆婆們關于一些端午節的食品和賽龍舟的時候,他們說得更起勁兒了,他們說:“端午節的食品和賽龍舟到現在已經成為人們過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東西了,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衆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産生了衆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挂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挂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4、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人們總會思念起屈原,在微微的月光下,訴說着對世間的美好願望。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紅豆杉是什麼?紅豆杉怎麼養殖?
紅豆杉是什麼?紅豆杉怎麼養殖?
紅豆杉是什麼?紅豆杉怎麼養殖?紅豆杉的介紹1、紅豆杉是國寶。紅豆杉是250萬年前第四紀冰川時期遺留下來的珍稀瀕危物種,是植物中的活化石。由于在自然條件下紅豆杉生長速度緩慢,再生能力較差,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世界範圍内還沒有形成大規模的紅豆杉原料林基地,自然分布極少。中國已經将其列為一級珍惜瀕危保護植物...
2024-10-21
鬥牛犬如何喂養?鬥牛犬怎麼訓練?
鬥牛犬如何喂養?鬥牛犬怎麼訓練?
鬥牛犬如何喂養?鬥牛犬怎麼訓練?鬥牛犬的簡介鬥牛犬(英語:Bulldog),又名老虎狗、牛頭犬、鬥牛犬,是一個源于的狗品種,祖先據說是馬士提夫獒犬和牛頭梗結合繁衍而成。其面部有皺褶,成年犬大約有23公斤,高30-36厘米,屬于中型犬。鬥牛犬最初用于挑逗公牛,在19世紀該運動被禁止後,鬥牛犬轉變為觀賞...
2024-10-21
栽培扶桑的具體方法步驟
栽培扶桑的具體方法步驟
栽培扶桑的具體方法步驟栽培扶桑的具體方法步驟扶桑原産我國南方,性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及溫暖濕潤的氣候,宜肥沃壤土,怕寒冷。北方各地均作盆栽,冬季入室越冬。每年早春4月換盆一次。換盆可用砂質壤土4份和大糞千1份混合調制的培養土。結合換盆要剪去多餘的須根,同時進行修剪整形。北方約于5月移置到室外背...
2024-10-21
樹如何能産鹽?鹽堿地裡的木鹽樹
樹如何能産鹽?鹽堿地裡的木鹽樹
在我國黑龍江省與吉林省交界處,有一種六七米高的樹,每到夏季,樹幹就像熱得出了汗。“汗水”蒸發後,留下的就是一層白似雪花的鹽。人們發現了這個秘密後,就用小刀把鹽輕輕地刮下來,回家炒菜用。據說,它的質量可以跟精制食鹽一比高低。于是,人們給了它一個恰如其分的稱号—&md...
2024-10-21
金魚吃什麼?金魚吃多了怎麼辦?
金魚吃什麼?金魚吃多了怎麼辦?
飼喂要喂富有營養的動物性飼料和白芝麻。動物性飼料如水蚤、蚯蚓、黃粉蟲、青蟲、皮蟲等。主要喂食的是蚯蚓和芝麻。紅、黑的蚯蚓都可喂。金魚吃什麼?金魚吃多了怎麼辦?金魚吃什麼1、一般漁場都就地取材,類似豆餅、米糠、面皮、蝦粉可以都當成飼料。2、現在魚友們往往使用人工飼料或天然餌料,市面上出售人工餌料一般都...
2024-10-21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