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中路靠近南北高架的一段,充滿了混雜街區的魅力,從金燦燦的大餅油條粢飯糕,一路走過油墩子、米飯餅、羌餅鍋貼小籠包,既有北方的水餃和胡辣湯,也有南方的酥鴨面、牛蛙面……每一家都想嘗嘗味道。
但我今天特地跑來,是為了一家河南風味的紅燒牛肉面——麥彙面館在這片居民區開了足有20年,久仰它的大名,終于有機會一試。
中午時分,窄窄的門面被堵得水洩不通,不到二十個座位,一旁總有人站着等位,負責上面的小夥子是真的猛,叫号的大嗓門隔着口罩都能蓋過店裡所有的嘈雜,還要手腳麻利地撥開人縫把面送到客人桌上。
門口掃完場所碼,我們邊看菜單邊往裡走,順勢到收銀台下單再掃付款碼,差不多位子候到了,桌面也收拾幹淨了……看起來混亂忙碌的一通操作在這裡竟然運轉得出奇絲滑,到底是老店了,熟能生巧。
紅燒牛肉面是店裡的招牌,再試試大腸,做成拌面,剛好配一碗牛肉湯,這麼多硬菜加起來不過五十幾塊,價格太實惠了。
每一碗面條都是師傅現場拉的,我看他基本上用蘭州拉面的手勢,但不講究寬扁粗細荞麥棱,也不怎麼花力氣,差不多拉到二細稍扁的樣子,輕輕一甩,就扔進了隔壁門的鍋,氣定神閑。
這兒的标準出品默認加大量的香菜和蒜苗,直接從玻璃櫥櫃扒拉進碗裡,小夥子下手狠,有忌口一定要提前講好。
盡管事先知道他家的牛肉面以量大而知名,等到真實的一碗擺在面前的時候,我還是震驚了!即使是小份的面,也有實足八塊牛肉,大塊兒得簡直離譜,這分量快趕上一頓美式牛排了……
牛肉已然酥軟,調味呢,很神奇,竟然是甜咪咪的紅燒,這口味非常本幫了,湯頭也令人意外,是老派的咖喱風味,悠悠的姜黃氣息跟甜甜的醬油滋味合在一起,感覺很和諧。
面,沒有滬式面的彈韌,也沒有蘇式面的筋骨,口感比蘭州拉面更加軟和滑溜,算是自成一派。
牛肉面已經吃得我們連呼精彩,大腸面上桌再次目瞪口呆!腸子的選擇可謂豪放不羁,從最粗最油的圈子到大腸、小腸的末端,一概拿來用,跟面拌開來,透出濃濃的豬下水氣息……
咦,似乎少了點什麼?原來是沒放香菜和蒜苗,叫小夥子幫我加上,他啪的扣下半碗,激情投放。
蒜苗解膩,香菜增香,軟軟的面條吸足了油脂和醬汁,襯得大腸更加香糯肥美。
配的牛肉湯也是經典的咖喱味道,兼有粗犷的牛味兒,撩起一勺,哭笑不得,又是滿滿一碗牛肉片啊,這跟味香齋的小牛湯形成鮮明的南北反差。
老樣子,吃到最後加油辣子和醋,香香辣辣的,恍惚間吃成了成都的肥腸粉……
拉卷筒紙擦擦嘴巴,趕緊讓位給下一輪客人,正好收銀的姑娘空了,跟她閑聊了兩句,原來,他們都是從河南許昌來的,這牛肉面是上世紀90年代來上海打拼的許昌廚師自創的,做出名氣之後,老家的人紛紛來上海學着開店,漸漸形成這獨門一派,“好多河南老鄉跑來吃,都說老家都沒有這樣的牛肉面,隻有上海才有的呢!”
既有蘭州拉面的質樸豪邁,又有台灣牛肉面的細緻精彩,融入了上海人喜歡的咖喱和紅燒口味,又帶着些許河南燴面的鄉愁……東西南北中的精神氣質,融于一碗實誠的面,我願稱它是舉世無雙的牛肉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