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到臨江門火鍋店吃火鍋的時候,經常點的菜品就是肥牛,肥瘦相間的肥牛放入滾燙的火鍋之後,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能夠吃到肥美的肥牛。不過我們常見的肥牛真的是很肥的牛肉嗎?很多人吃了這麼多年的火鍋,可能還不知道肥牛到底是牛的哪個部位。下面就來向大家介紹肥牛。
肥牛的起源雖然在我國的火鍋店肥牛非常的受歡迎,但是肥牛這個詞起源于美國,随着經濟貿易的往來,後來肥牛這個名詞才傳入了香港和日本等地。在上世紀90年代才慢慢地傳入中國内陸,當時人們在火鍋店所吃的肥牛大多都是采用美國或者是日本的進口肉類。随着國内肥牛市場的發展,我國也有很多的廠家開始生産肥牛。
肥牛是不是真的很肥?
當提到“肥牛”時,很多人都會理解成詞語的表面含義是非常肥的牛肉,實際上它是根據英文漢譯過來的,肥牛的英文是“Beef in hot pot”,如果把它直接翻譯成中文的話,就可以翻譯成直接放在熱鍋中使用的牛肉,也就是人們在涮火鍋時所使用的牛肉。
臨江門火鍋店常見的肥牛并不是某一品種牛的肉,也不是飼養得非常肥的牛肉,而是屠宰的牛肉,在經過排酸處理之後,切成非常薄的薄片,所有的這些牛肉都被稱作是“肥牛”。
現在在屠宰牛的時候,都需要對牛進行排酸處理,當牛屠宰完之後,牛身上的細胞還在進行無氧呼吸,産生大量的乳酸,這時将牛肉放在排酸庫裡進行排酸,将身體中所産生的乳酸揮發掉,這時牛肉的組織才會變得松弛,在排酸的過程中,還會将牛所産生的廢物進行分解,所以排酸之後的牛肉不僅鮮嫩,而且沒有任何的異味,火鍋中的肥牛才會有特殊的香味。
肥牛也分等級
在臨江門火鍋店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種類的肥牛,原來肥牛也分成了不同的等級。目前我們在火鍋店比較常見的肥牛,主要采用的是牛的外脊和腹部制作而成的,然後再将這些部位的牛肉進行詳細的劃分。
1.眼肉肥牛
眼肉肥牛屬于肥牛中的上等精品,一般都會采用特級的牛脊背,中間的部位制作而成,這一部位的牛肉肥瘦相間,而且牛肉在切片之後,牛肉片的紋理呈現的是眼狀,所以被叫做眼肉肥牛。将眼肉肥牛放入火鍋中,肉質非常的細膩絲滑。
2.上腦肥牛
上腦肥牛是位于脊背處的肉,這個部位的肉有鑒于上腦,所以被稱作是上腦肥牛。由于這個部位的脂肪含量非常的高,所以這一部位的牛肉片的花紋更像大理石,也是涮火鍋的佳品。
3.外脊肥牛
外脊肥牛采用的是牛的外脊中厚部位的牛肉制作而成,在外脊背的一側終會堆積大量的脂肪,所以外景肥牛呈現的是紅白相間,在涮火鍋時可以加入外脊肥牛。
4.腹肉肥牛
腹肉肥牛主要選用的是肋骨後面的肉,這一部分的肉肥而不膩,放入火鍋中,涮燙之後肉質非常的細膩,而且有一股淡淡的牛肉的香味。
5.啤酒肥牛
啤酒肥牛主要采用的是肥牛的外背以及腹部加工而成的,之所以叫做啤酒肥牛,主要是在飼養牛的時候,以啤酒作為飼料。這種肥牛的口感比較好,而且在市場上的售價比較便宜,啤酒肥牛放入火鍋中涮燙之後肉質也非常的鮮嫩。
大衆眼中的肥牛
由于牛肉本身所含的脂肪含量就非常的低,所以真正肥瘦相間的牛肉非常的少,比如我們在市場上所購買的肥牛都是将肥肉和瘦肉重疊在一起,然後經過擠壓冷凍定型之後,再切成肥牛片。
像臨江門火鍋火鍋店對于肥牛的質量要求比較高,大多都會選購新鮮的牛肉。大家在分辨牛肉是否新鮮的時候,就可以看肉是否粘在一起,新鮮的牛肉是不會粘在一起的。
不過消費者在火鍋店吃火鍋時,也不需要特别糾結于拼接的肥牛或者是原切肥牛,這些都是用純正的肥牛制作而成的,隻是在口感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如果想要吃新鮮的肥牛的話,就可以到火鍋店點原切肥牛,原切肥牛的肉質細膩,而且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非常适合在火鍋中涮燙。
沒想到肥牛竟然有這麼多的分類,平時我們在臨江門火鍋店吃肥牛的時候,隻覺得肉質非常的鮮嫩,并不知道挑選肥牛原來這麼複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