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車緩緩停在了距離英國諾福克Hethel路特斯工廠不遠處的一間小作坊旁,在這兒你可以透過厚實的灌木叢,依稀看到那裡的職工停車場。上世紀60年代,柯林·查普曼先生(Colin Chapman,路特斯品牌創始人)依照倫敦政府的搬遷指示,将誕生于倫敦郊區的路特斯遷址這裡。據說,當時沒有選擇搬去考文垂的最大因素是在這兒有二戰時期的一條飛機跑道,剛好可以滿足柯林的私人飛機在這裡起降,載着他奔赴世界各地的一級方程式賽場。
當然,這一切不是在吹噓也不是在炫耀,路特斯曾在一級方程式的賽場上是一股無可忽視的力量。每每遠赴海外參加一場比賽,柯林都會帶上自己的兒子一同前往,至今回憶起來,路特斯的賽車沖過終點線時柯林高跳着扔出自己的帽子,那畫面今日還完好地保存在創始人的兒子克裡夫·查普曼(Clive Chapman)的腦海中。
從1948年誕生,這個注重性能和輕量化以及賽車的汽車品牌已經跨越了70年,在諾福克的這座工廠旁就是當年路特斯備戰賽事的Classic Lotus Team的所在地,出來迎接我們的是一台Type 72。
這台路特斯Type 72賽車目前正處于修複狀态之中,身上披着經典的“John Player Special”煙草公司的黑金塗裝。當年,關注美洲賽車的柯林是将廣告塗裝文化率先帶到一級方程式賽場的。
“它還有很多油管、電控裝置還沒有完善,因此這台賽車目前還不能發動。”這位白發寸頭的老人就是柯林·查普曼的兒子——克裡夫·查普曼。
“在路特斯經典車隊的這座廠房内,有一部分是收藏家收藏的路特斯賽車,有我們負責修複和保管,而像這台屬于我們自己修複工作的賽車,自然修複周期就要長一些。”
在這座看似低調甚至沒有一點敲敲打打聲的工廠,卻誕生過賽車界不朽的傳奇。當年,每每這台賽車赢得一場分站賽冠軍,克裡夫的父親就拿出之前備好的冠軍貼紙,貼在路特斯賽車的尾翼上。
“之後,他就象征性地朝着後來才沖過終點線的法拉利方程式賽車揮揮手。”說完,克裡夫露出了當年孩提時代般的笑容。雖然他承擔起了父親生前的事業,但對于柯林·查普曼和父親創造的汽車品牌來說,他仍舊是個孩子。
在這間Classic Lotus Team當中,擁有着為數不多的修複工匠。那些上個世紀賽車車身上的零部件是他們無比敬重的物件,當然,對于我們來說也是。
很多賽車起初都是為了征戰一兩個賽季而生産制造的,而如今來看,有很多零部件的服役年限都超越了30年,這甚至是榮譽牆上的冠軍車手都沒想到的。
這台1/8比例的路特斯Type 72模型,是當時設計初期代替真車進行風洞試驗的模具。小小的廠房内還藏有英國人對于缜密的堅持,如今擺在這裡也不難理解成是對傳承精神的敬畏。
雖然說修複離不開創造,但本質還是要遵循原創。和那些經典的賽車相比,這些當年柯林·查普曼的親筆設計手稿保存至今,更像是一個傳奇。
在這70年間,來自英國的路特斯作為一家小衆汽車品牌,它的精神如今全部彙集在了這個占地面積不大、與商品車隔路相望的Classic Lotus Team中,雖沒有太多儀式感但卻充滿榮譽。
Eleven&Esprit S1
除了專注于賽車,柯林·查普曼的品牌在這70年間似乎始終沒有忘記去打造民用的高性能、輕量化車型。在“小作坊”的旁邊,是未來Classic Lotus Team将要入駐的新址,外側已經刷好英式賽道綠,在這之下我們見到了幾款路特斯的經典車型。
從左數這第一台車,是生産于1956至1958年間的路特斯 Eleven。
這台外觀頗受50年代勒芒賽事影響的路特斯 Eleven在名字上據說還有一些典故。最初這台車被命名為路特斯 11,但是阿拉伯數字“11”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羅馬數字“II”,造成是路特斯的“Mark II”,也就是第二款車型的假象。柯林為了避免這一尴尬,幹脆采用了英文全拼:“Eleven”。從此,以E字母開頭的單詞,便成為了路特斯車型的慣用命名方式。
對于一台來自50年代的公路兼賽車來說,路特斯 Eleven的身上幾乎沒有現代化賽車的空氣動力學套件,隻是采用了豐盈的減小撞風阻力而設計的流暢線條的車身造型。
車燈位置也為了降低風阻而設計了燈罩。
這台由柯林設計的跑車在當年征戰了24小時勒芒耐力賽,整車的流體車殼造型交給了弗蘭克·克斯汀打造。
這台車的四缸發動機由考文垂的FWB發動機工廠提供,排量僅為1.1L。但是得益于它僅僅450kg的車身重量,它的提速和急速成績足以讓你感到吃驚。
一個木制的方向盤,幾盞儀表,紅色的簡單座椅還有4個前進擋位的擋杆,除此以外,你幾乎在這台車上看不到任何特殊的配置。從品牌誕生初期開始,人們就沒辦法分清路特斯是民用還是賽用。
不過,光在賽車領域風生水起顯然是不夠的。對于大部分國内的汽車愛好者來說,了解路特斯或許是從《007》系列電影中的那台能入海的路特斯 Esprit開始的。電影情節中邦德那台既能飛馳山路,又能下海的兩栖白色Esprit着實讓人印象深刻,而當我看到眼前的這台時,沒錯就是它!
兒時的電影情節,很難讓人不去将其和邦德聯系在一起。平直的線條、黑色的保險杠,最關鍵的是Esprit S1那上世紀70年代跑車标志性的楔形車身造型,很容易就将人們的審美帶回那個時代。
Esprit S1車型采用了标準的中置後驅的動力布局,這款車在1975年的巴黎車展上首次發布,1976至1978年為Esprit首代車型的生産年限,僅僅生産了714台,至今留在英國本土的少之又少。
714台的車型産量締造了Esprit S1的曆史地位,而留在大不列颠陸地上的隻有205台。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台車,實際上是路特斯品牌銷售經理——斯科特·沃克爾自己的收藏,前不久他剛剛完成了婚禮,而這款車便是他婚禮上的頭車。可見,一台車散發出的文化魅力是多麼地強大,影響着一代代的人和一件件永生難忘的事兒。
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來,Esprit有着典型的喬治亞羅設計風格。楔形車身不僅僅是為了造型的流暢,更是代表了高性能車型在70年代高效的空氣動力學設計,當時的超級跑車就該是這個造型。
将它的車門打開,内飾的景象似乎跟外邊的素雅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台Esprit搭載了一台2.0T的四缸發動機,“英規”車型的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04kW(142Ps),5擋代号C35的手動變速箱是當年雪鐵龍和瑪莎拉蒂的共享産物。車重不足1t的它,0-100km/h的加速時間僅為6.9s。
依照當時不少國家的交通法規,許多廠商都在高性能車型上裝備了翻燈,雖然這樣的設計早就被淘汰,但每每我們再看到翻燈設計的車型,依舊會體會到說不上來的美感。
Esprit GT3&Elise
随着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于汽車、對于跑車的的造型有了更新鮮的認知。Esprit度過了S1、S2、S3的“方正造型”時期,在1997年迎來了較為圓潤的一代車型——X180。進入90年代車系正式的“Series 4”誕生,平直中富有圓潤的轉角,路特斯Esprit俨然成為了一台标準90年代風情的GT跑車。
而這個版本則是路特斯 Esprit S4當中的GT3車型,也是最後一款使用四缸2.0T發動機的Esprit,此後的車型配備上了V8發動機。
五角星的輪圈樣式很有當年意大利跑車的風格,前輪數據為215/40 R17,後輪為245/45 R17。
路特斯 Esprit S4 GT3身上的這台發動機和此前S1身上那台為同款,但經過更先進手段調校後的數據得以提升。最大功率179kW(240Ps),最大扭矩可達294Nm。
可以說,每一代的路特斯Esprit車型都繼承了中置後驅跑車該有的特質。雖然看似它們的發動機數據沒有那麼驚豔,但實際上,柯林·查普曼所堅持的輕量化理念,始終灌輸在品牌的精神之中,這導緻他們所制造的産品不用太強的動力,就能為駕駛者提供更優秀的操控,與更好的加速性能。
本以為車重僅1230kg的車中會“空空如也”,但當車門打開後才發現,這台路特斯就像是外觀給人的感覺那樣,像是一台标準的GT跑車,因為各處皮質的包裹讓它看起來要更與豪華挂鈎。
在手動變速箱的擋杆周圍,你甚至還能找到與車漆同色的裝飾闆,這讓它看起來不像是一台來自上世紀90年代的跑車,路特斯跑車。
那麼,依我看來最原汁原味的路特斯跑車應該是什麼樣子?
1996年,路特斯推出了一台雙門、雙座、中置後驅,整體鋁制車架的跑車——Elise,它的出現将路特斯所堅持的民用車型輕量化概念推送到了一個制高點。在近現代跑車領域,它就像是一股清流,直至今日。
即使是車身足夠嬌小,也足以承載柯林·查普曼的造車理念。早年間,各大頁面将其恰當的翻譯成“蓮花愛麗絲”,是那麼的貼切、自然。
第一代路特斯Elise是由當時公司的首席設計師朱利安·湯姆遜(Julian·Thomson)和最高工程師理查德·萊克漢姆(Richard Rackham)一同設計打造的。四條輪胎盡可能地推向車身四角,鋁制一體式底盤車架和整體的線條造型一直影響着最新款Elise。
四眼樣式的頭燈在第二代車型上加裝了透明罩,而如今最新款的Elise身上已經見不到這樣的設計了。
即便是放在今天來看,1996産的路特斯Elise依然是有着活躍的外觀設計,怪不得這些線條用在今天都難以讓人察覺一絲絲的“陳舊”。
不過,從這個可拆卸的車頂向下望去:裸露在外的金屬地闆、幾乎沒有舒适性功能的内在配置,還有側梁上多次上下車留下的摩擦痕迹都證明了它确确實實有22年的車齡。
路特斯Elise的内飾要比你想象得還要“簡陋”,新款身上的也差不多,但這其實就是路特斯所營造出的,專注駕駛的座艙,它會讓你想到卡丁車、想到賽車,還有享受駕駛,畢竟,這台初代的路特斯Elise隻有1.8L排量的發動機,還有不足800kg的車重,玩樂的精髓。
在最新的Elise車款身上,依舊沒有出現轉向助力的系統,這樣的堅持似乎隻有像路特斯這種品牌還在為真正的駕駛者謀福利。
回首Classic Lotus Team中,這裡彌漫着金屬和潮濕的味道,但就是在這座不起眼的廠房之中,路特斯在發揚着以賽車引領民用車前進的精髓。
編輯點評:或許在未來,路特斯工廠或者Classic Lotus Team的周邊會建造起一座路特斯的經典車庫,好的文化需要去灌溉、發酵。也許對于大部分人來講,路特斯文化跟它的産品一樣,是小衆的,但當一件事情堅持做了70年之後,它自然而然就會成為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