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關鍵詞】之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
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重要生态系統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優化生态安全屏障體系,構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提升生态系統質量和穩定性。自然保護區物種集聚,也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點區域。
廊道(corridor)指不同于周圍的線狀或帶狀景觀及構成要素,生态廊道(ecological corri-dor)指具有保護生物多樣性、過濾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風固沙、調控洪水等生态服務功能的廊道類型,主要由植被、水體等生态要素構成,與“綠色廊道”(green corridor)内涵相當。美國保護管理協會(Conservation Management Institute,USA)從生物保護的角度出發,将之定義為“供野生動物使用的狹帶狀植被,通常能促進兩地間生物因素的運動”。
建立生态廊道,是景觀生态規劃的重要方法,是解決當前人類劇烈活動造成的景觀破碎化以及随之而來的衆多環境問題的重要措施。按照生态廊道的主要結構與功能,可将其分為線狀生态廊道、帶狀生态廊道和河流廊道三種類型。
1994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設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聯合國大會2000年12月20日,通過第55/201号決議,宣布每年5月22日為“生物多樣性國際日”,以增加對生物多樣性問題的理解和認識。2015年的主題是“生物多樣性促進可持續發展”。2016和2017年的主題分别為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可持續的人類生計以及生物多樣性與旅遊可持續發展。
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于2003年開始組建,旨在監測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的變化,綜合研究物種資源與生态環境,發展資源科學、森林生态學與保育生物學。該研究網絡由9個森林生态系統定位樣地組成。設立了領導小組(辦公室)、科學指導委員會和科學委員會(秘書處)等組織機構,全面負責網絡的運行和管理,以及組織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的實施,開展生物多樣性變化監測、數據集成和對外服務等業務。該網絡是我國森林生态系統多樣性變化的監測基地,也是世界熱帶森林研究中心(CTFS)監測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科學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過對我國典型森林生态系統的長期監測,揭示其不同時期生态系統及環境要素的變化規律及其動因,研究物種多樣性的起源,探求不同尺度的物種多樣性變化與維持機理;建立我國典型森林生态系統物種多樣性監測的服務功能及其價值評價及物種滅絕速率的評價指标體系;闡明全球變化對我國典型森林生态系統的影響,揭示我國不同區域生态系統對全球變化的作用及響應;闡明我國典型森林生态系統生物多樣性變化的規律,探讨高效保護物種生物多樣性的途徑和措施,為自然保護區的建立進行科學的規劃定位;将該研究網絡取得的研究結果應用到生态系統的持續管理中,并為國家的土地利用政策以及生态系統、景觀管理提供科學指導。
我國基本形成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已經成立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發布了《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啟動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中國行動”等活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持續推進。環保部聯合中科院發布了《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15版》和《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下一步,環保部将努力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管;二是理順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體制機制;三是全面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四是加大宣傳教育和公衆參與力度。
信息來源:中國林業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生态文明關鍵詞》(主編:黎祖交 本條作者:周宏春 編輯 呂子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