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太空漫遊》是一部由美國著名導演庫布裡克執導,是根據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小說改編的美國科幻電影。被譽為世界上最好的科幻片之一。中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劉慈欣說過,“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對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遊》拙劣的模仿”。注意,由于小說與電影有部分出入,本篇文章僅介紹電影。
該片故事不長,分成了三部分,每一部分都可以看作為單獨成立,但又互有牽連。第一部分的表現手法震驚了影史。一群猿猴,在一片廣袤無垠的非洲大地上遇到了一塊極為巨大,方方正正的黑石。在它的指引下,猿猴學會了使用工具。
第二部分,在數百萬年後,人類走出了地球來到外太空,弗洛伊德博士奉命與同事一同前往月球基地調查不明事件。
那裡出現了一塊極為巨大,方方正正的黑石。當他們到達現場後,他們發現當太陽出現在黑石闆的上空時,石闆會發出刺耳撓人的無線電信号。
第三部分,“發現一号”太空船向木星進發,除了飛行員大衛·鮑曼和弗朗西斯·普爾之外,飛船上還有三名處在冬眠狀态的科學家和一台具有人工智能、自稱永遠不會犯錯誤的電腦“哈爾”9000。
在飛行的過程中,哈爾報告飛船有故障,但經過鮑曼與普爾的人工檢查後發現飛船并沒有發生故障,所以他們覺得哈爾9000發生了錯誤。他們為了驗證這個猜測,決定把錯誤的零件放回原處,如果驗證成功,他們就會關停哈爾9000。但他們躲到小飛船艙中的密談卻被懂得唇語的哈爾9000(以下皆稱為哈爾)了解。
之後,在太空飄浮中更換零件的普爾被哈爾殺死,鮑曼出艙營救,而哈爾卻趁機殺死冬眠的三名宇航員,并企圖阻止鮑曼回到太空飛船中。鮑曼利用智慧進入到太空飛船中,并不斷的關停了哈爾的控制中樞。之後,鮑曼在飛行的過程中同樣遇到了那塊黑色的石頭,之後他穿越了一片五彩缤紛的軌道,來到了一個陌生的房間,在經曆了短暫的生老病死的時間交替後,老木将朽的鮑曼躺在床上看着在床邊的黑石頭,最後鮑曼變成了“星孩”。
美國導演庫布裡克是電影史上的一位鬼才,全才、奇才。在完成《奇愛博士》之後,受到了當時美國太空計劃和登月計劃影響,他決心拍攝一部關于太空的科幻電影。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查爾斯·克拉克與艾薩克·阿西莫夫、羅伯特·海因萊因并稱為二十世紀三大科幻小說家。兩人一拍即合,強強聯手共同創作電影劇本與小說。
必須要值得注意的是該片上映于1968年,而人類第1次登上月球則是1969年。所以,在後來許多人們質疑美國登月造假時,認為造假計劃的導演正是庫布裡克。
同時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當時并沒有如今的電腦特效,而當時廣泛采用的靜态背景幕和背投影的動态畫面無法打造出庫布裡克想要的真實效果,于是庫布裡克創作了一種全新的拍攝手法,即前投影視覺特效技術。影片中大量的非洲與太空的特效畫面,皆由此而得來。在攝像機的正側方向45度放置一塊單向的鏡子,與攝像機呈90度的投影機,将投影放置到這面單向鏡中,之後單向鏡再反射到演員與現場背後的巨大的幕布。這樣攝像機就可以在不影響到演員的演繹的同時,還完成了所有的特效鏡頭。這一技術一直沿用到了90年代直到被綠屏技術所替代。
該部影片長達160分鐘,但有台詞的時間卻較少,這也導緻了這部耗資巨大的、拍攝時間長的影片,并沒有受到當時的普通觀衆太大的歡迎,與今天一樣,許多觀衆都直呼看不懂。影片用了大量的意象空鏡頭表達主題,這非常符合當時人們對太空的想象:冷酷,無情,神秘。視覺效果也極具簡約之化,色調簡單,演員的面部表情也是同樣冷酷無情,由于是在攝影棚中拍攝,絕大部分光線都是硬光。即便是拿到現在來看這部影片的審美依然沒有過時。
本部影片的配樂的運用是颠覆性的,在此之前,包括之後有許多影片都是用配樂來烘托感情,襯托劇情的發展,而這部影片卻截然不同。一開始,導演同樣是想讓專人來制作背景音樂,但由于導演一直不滿意,在意外聽到了現場為了活躍氣氛的古典音樂之後,理查·斯特勞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和小約翰·斯特勞斯的華爾茲圓舞曲《藍色多瑙河》等古典音樂,成為了影片最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電影中還産生了諸多名場面,影響了後世電影的發展與想象。比如堪稱世界影史上最偉大的轉場:當猿猴舉起作為工具的棒骨敲打獵物,棒骨被反彈到空中後,畫面一切就變成了代表人類最高科技的發展的産物,即飛船。用相似物體來進行硬切轉場,還有姜文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
電影中男主角的時空漫遊穿越蒙太奇特效鏡頭是通過“狹縫掃描法”完成,通過在不同距離拍下的狹縫長度來進行反複曝光,緻使光斑從中心向外擴散,并不斷後退,從而産生神奇的超現實太空穿越景象。在影片的最後導演用極短時間與畫面來表達了,時間的流逝與人類的進化。
電影還成功預言了未來科技的發展,人們可以視頻聊天,人們擁有人工智能,人們可以冬眠,人們可以登上月球,走向太空等等。作為裡程碑之作,後世許多科幻電影都緻敬模仿了該部影片,比如中國觀衆最為熟知的電影《星際穿越》當中男主角進入高維空間的那段特效畫面,比如最近正在熱映的《流浪地球2》當中的人工智能莫斯背叛的情節,《三體》中三體人文明的産物:水滴緻敬了這部影片中的黑石碑。
這部影片跳脫了當時盛行的軟科幻影片風格,不再主要去叙述人與人之間在科幻背景下的關系,而是去表達了一種人們恐懼人工智能、恐懼太空和恐懼外星人的态度。人類仿佛是在高維生物的引導下不斷的進化,影片中的太空飛船長得很像精子,同樣是在高維生物的引導下,宇航員成功進化成了“星孩”。
一部偉大的電影,需要獎項的襯托與表彰,在1969年的第41屆奧斯卡金像獎中,該部影片獲得了最佳視覺效果獎,同時還獲得了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藝術指導三項提名。在第22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該部影片獲得了最佳攝影獎、最佳藝術指導獎和最佳原聲獎,以及獲得聯合國獎最佳影片獎的提名。在第13屆意大利大衛獎中,獲得了最佳外國制作獎。在著名的電影雜志《視與聽》影史最偉大100部影片2022年影評人版中獲得了第六名。
如本篇文章激起了您對這部影片的興趣和觀看欲望,請謹慎觀看,影片藝術風格過于超前,可能不适合您的觀影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