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現在我們常會用到一波三折這個成語,一般如果我們辦的事情一再遇到困難或阻撓沒法如期完成時,都會用到這個成語。但成語一開始是這個意思嗎?你知道成語一波三折原本指的是啥嗎?到底一波三折原來是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成語一波三折原本指的是啥
寫字的筆法。一波三折出自晉代王羲之的《題衛夫人筆陣圖》:“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一波三折原指寫字的筆法曲折多變,現比喻文章的結構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進行中意外的變化很多。
《筆陣圖》是舊題衛夫人撰,後衆說紛纭,或疑為王羲之撰,或疑為六朝人僞托的書法論著。
該著作論述寫字筆劃的著作,闡述執筆、用筆的方法,并列舉七種基本筆劃的寫法。因其流傳很廣,此姑存舊說,仍列為衛夫人作。《筆陣圖》中一個突出的觀點,是認為書道的精微奧妙,是難以明言的,所以文章開頭便說:“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筆;六藝之奧,莫重乎銀鈎。”把書法用筆之妙,列在“三端”之先;筆勢遒勁有力如銀鈎,重于“六藝”奧妙之上。這和鐘繇提出“用筆者天也”,通過用筆來體現天道是一個道理,遠非凡庸所能明知的。 衛夫人提出“每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書道畢矣。”她與蔡邕、鐘繇一樣,提倡“取萬類之象”,如文中所談的七種筆畫,好有所象。《筆陣圖》中一個最為突出的觀點,就是講筆力。她說:“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并進一步論定:“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這一書法美學觀念,與鐘繇的一樣,強調筆力與筋骨,為後世書論所廣泛運用。
原文:
一波三折由來
夫紙者陣也,筆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硯者城池也,心意者将軍也,本領者副将也,結構者謀略也,飏筆者吉兇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殺戮也,著筆者調和也,頓角者是蹙捺也。始書之時,不可盡其形勢,一遍正腳手,二遍少得形勢,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潤,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澀,不可便休,兩行三行,創臨惟須滑健,不得計其遍數也。
夫欲書者,先乾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平直,便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昔宋翼常作此書,翼是鐘繇弟子,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見繇,即潛心改迹。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每作一點,常隐鋒而為之;每作一橫畫,如列陣之排雲;每作一戈,如百鈞之驽發;每作一點,如高峰墜石;屈折如鋼鈎;每作一牽,如萬歲枯藤;每作一放縱,如足行之趣驟。翼先來書惡,晉太康中有人于許下破鐘繇墓,遂得《筆勢論》,翼讀之,依此法學書,名遂大振。欲真書及行書,皆依此法。
成語一波三折由來
若欲學草書,又有别法。須緩前急後,字體形勢,狀如龍蛇,相鈎連不斷,仍須棱側起伏,用筆亦不得使齊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須有點處,且作馀字總竟,然後安點,其點須空中遙擲筆作之。其草書,亦複須篆勢、八分、古隸相雜,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紙。若急作,意思淺薄,而筆即直過。惟有章草及章程、行狎等,不用此勢,但用擊石波而已。其擊石波者,缺波也。又八分更有一波謂之隼尾波,即鐘公《太山銘》及《魏文帝受禅碑》中已有此體。
夫書先須引八分、章草入隸字中,發人意氣,若直取俗字,則不能先發。予少學衛夫人書,将謂大能;及渡江北遊名山,見李斯、曹喜等書,又之許下,見鐘繇、梁鹄書,又之洛下,見蔡邕《石經》三體書, 又于從兄洽處,見張昶《華嶽碑》,始知學衛夫人書,徒費年月耳。遂改本師,仍于衆碑學習焉。時年五十有三,恐風燭奄及,聊遺于子孫耳。可藏之石室,勿傳非其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