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下,一路可以漫步到民生路筒倉文化區、世紀公園、張江科學城、藝倉美術館等各個城市地标——今年年底前,一條全長25公裡的陸家嘴“水環”即将貫通,沿線還會打造6個口袋公園,逐步實現自然、生态、親水的綠道景觀,把最好的資源留給老百姓。
在浦東新區,宛如“項鍊”的綠道正在加速“點點成線、點線結合、線線成網”,串聯起公園、綠地、街心花園等各類“珍珠”般的生态空間。今年這項民心工程已經完成60公裡,重點推進了碧雲、森蘭等楔形綠地中綠道,三八河、川楊河等濱水空間綠道,錦繡文化公園、泾南公園、浦發綠城公園等綠道建設,未來5年計劃新建超200公裡,滿足市民對高品質綠色生活的向往。
未來5年,新建綠道超200公裡
西側緊鄰“大書櫃”浦東圖書館、浦東青少年活動中心、浦東城市規劃和公共藝術中心,東至白蓮泾防護綠帶——占地約25公頃的錦繡文化公園今年打開大門,其中的環形綠道已經成了周邊社區居民健身、散步的熱門打卡地。
“這裡原本是一片臨時綠地,經過100天的改造後成為了現在的社區級公園,綠化覆蓋率高達96%。”據公園養護方負責人莫成偉介紹,整座公園設計定位為自然多彩的城市森林,按照“森林 綠道”公園綠地的模式,重點打造了1.6公裡林下生态慢行環,分為健步道和跑步道。閑暇之時,老百姓在這裡散步聊天,可以享受滿目綠意,大口呼吸令人心曠神怡,豁然開朗。
作為線形綠色開敞空間,綠道通常沿着河濱、風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具備生态保護、健康休閑、資源利用等功能。
2021年,綠道建設被列入民心工程,浦東新區最新編制了綠道專項規劃,在市、區和社區的三級綠道布局框架下,明确綠道建設的整體布局、技術規範和推進計劃。“十四五”期間,全區共計劃新建綠道超過200公裡,目前已經完成了60公裡。
用綠道串聯起生态空間
浦東新區生态環境局綠化和林業管理處汪婷告訴記者,結合新建、改建綠地,浦東今年突出系統推進和整體設計。其中,森蘭、碧雲楔形綠地、錦繡文化公園中“綠量足”,綠道建設可以承載“城市綠肺”的功能;北蔡高标準公益林、合慶郊野公園等林地内綠道突出野趣,體現田園森林之美,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态環境;“環城公園帶”則充分利用原有的養護便道實施改建,通過架橋及利用周邊道路進行貫通。
為了讓老百姓推門就見綠,結合市政慢行步道、美麗街區以及缤紛社區,浦東又在新建和改建道路項目中植入綠道元素,實現慢行步道和綠道的“兩道融合”,打造有溫服、有顯示度、有感受度的家門口綠道,逐步與骨幹綠道連成網連成片。
未來五年,全區将形成“多層次、成網絡、功能複合”的綠道體系,分别依托繞城森林、生态廊道、骨幹河道、主要道路等公共空間,用綠道串聯起公園、綠地、街心花園等各類生态空間,承載交通、休憩、文旅、運動等各類服務功能,“點點成線、點線結合、線線成網”,全力打造有溫度、有顯示度、有感受度的綠道系統。
提升功能增強百姓獲得感
從可視到可達、從景觀到服務、從單體到系統,綠化建設的發展經曆了轉型升級,而浦東新區把開放、融合、共享、服務等功能作為綠道建設的核心要素,提升生态系統服務能級,讓市民對城市綠色開放空間的滿意度、幸福感和獲得感持續增強。
除了讓老百姓在城市中體驗“林中漫步”,錦繡文化公園在功能提升上,已經計劃開辟出更多的開放區域。莫成偉透露,“我們準備新種植一批以鸢尾花為主的花卉,吸引市民駐足賞花,同時打造參與互動的空間,讓周邊社區的居民自主設計、種植、養護一塊城市花田,增強老百姓的參與感。”
從張家浜、陸家嘴軟件園、世紀公園,再到張江科學城、洋泾港,一條全長25公裡的陸家嘴“水環”今年年底即将貫通,沿線将串聯起濰坊體育公園、竹園綠地、世紀公園、大地景觀公園、泾南公園等生态空間,逐步實現景觀提升。
把最好的資源留給老百姓,結合河道水系,浦東新區注重突出林水結合和藍綠共生,通過充分利用防汛通道,推進張家浜、三八河、川楊河等濱水綠道建設,結合陸家嘴“水環”、清潔小流域等項目,讓綠道建設做到布局交融,資源整合,相互滲透。
作者:唐玮婕
編輯:祝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