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談大閘蟹
總繞不開陽澄湖
實際上,同為中華絨螯蟹,同育于長江水域。八百裡皖江,北有沱湖、南有白蕩湖,蟹多且質優。文人墨客的筆镌刻着曾經的輝煌,如今卻抵不過資本與品牌的光芒。
比起歎一句“秀才深山處,識人又幾知”,今天,溫一壺黃酒,端一盤徽蟹,請諸君細品,或許更有意義。
1李白嘗過都說好
“螃蟹配酒,越喝越有”。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大概不會說這麼直白的話。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月下獨酌四首》
傳聞中,彼時職場失意的李白流連今天當塗青山姑溪之外,光喝酒總覺得差點意思。
秋高氣爽,螃蟹正肥,美味的螃蟹剛好是盤還不錯的下酒菜。
當塗螃蟹好吃,連皇帝也深以為然。
《當塗縣志》載:“花津釜山近湖者,金腳紅毛尤肥美。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偶食其味,禦封為蟹之王。”
當塗出産的金腳紅毛“姑溪河”大閘蟹曾是皇室貢品,與陽澄湖蟹、白洋澱蟹并稱“中華三隻蟹”。
“姑溪河”大閘蟹曾是皇室貢品。資料圖
如今我們習慣以“XX湖大閘蟹”區分産地, 但它們的故鄉其實都在海裡。
大閘蟹在海裡産苗,長大一點後洄遊而上,其中長江流域的蟹遷徙到崇明島,黃河流域的蟹遷徙到黃河口。
陽澄湖離長江口比較近,自然條件不錯,品質高,聞名遐迩。同屬長江中上遊,螃蟹再往上遊一點,安徽境内沱湖、泊湖等有着同樣優越的生态環境,可惜差在了名氣。
沱湖上養殖螃蟹的人。
安徽沿江沿淮湖泊衆多,水質清澈,底質粉沙堅硬,是大閘蟹的最佳生長地區。 “青背、白臍、金腳、紅毛”,正是好水育出好蟹。
2安徽吃蟹地圖
明光市女山湖附近流傳一句俗語:“吃蟹飯、住蟹房、娶蟹婆、嫁蟹郎”。
但吃蟹飯的,豈隻明光。
安徽螃蟹産量及産值長年位居全國前三。2019年産河蟹9.86萬噸。池塘養殖面積在80到90萬畝,其中當塗26萬畝,宣城宣州區22萬畝,無為市15萬畝。 河蟹産業的集聚發展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當塗縣漁業産值占農業産值的50%以上,宣州區漁業産值占農業産值的三分之一。
當塗縣湖陽鎮,望不到邊的蟹塘。 徐文傑 攝
細看這張安徽吃蟹地圖
亦是一張中國河蟹養殖發展
貢獻圖
↓↓↓
李新友 攝
上一世紀70年代,在滁州,趙乃剛在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實現内陸人工配制海水河蟹育苗。從此,螃蟹遷徙之路改變了,越來越多的螃蟹與饕客相逢,離不開這一份安徽力量。
五河縣位于皖東北淮河中遊下段,其名以淮、浍、漴、潼、沱五水彙聚五河口而得名,是全國率先開展河蟹人工放流的地區之一。
這裡的螃蟹名氣之大,以至于說“五河” ,“螃蟹”兩個字必然順帶着說出來。
八十年代中期,五河承擔了國家星火計劃項目《河蟹人工養殖技術開發》及《河蟹人工繁殖》,河蟹生産有了快速發展。
當塗是池塘養蟹的先驅推動者,是官方認定的“中國河蟹生态養殖第一縣”。
“種草、投螺、混養、稀放、控水”為核心的生态養殖技術被中國水産科學院前院長王衍亮總結為“當塗模式”。
正是這種模式中的“生物修複技術”,成功改善養蟹水域環境條件,是中國河蟹産業從“大養蟹”轉為養“優質蟹”的關鍵支撐。
精品蟹更受市場歡迎。Rabbit壹 攝
大水面河蟹生态健康養殖也發端于安徽。
“大湖面、原生态、稀放養、巧育肥、保品質”,這種水面生态健康養殖模式發祥于長江之濱的宿松縣泊湖境内,被贊譽為“泊湖模式”,讓中國大水面面河蟹養殖獲得可持續發展能力。
你吃到的河蟹,童年可能都是在安徽度過的。
宣城市水陽鎮,幼蟹養殖面積達到4.5萬畝,年産幼蟹近16億隻,全國人均一隻還有富餘。
這些幼蟹常年銷售到江蘇、山東、湖北,水陽鎮也是中國漁業協會認定的中國幼蟹之鄉。
無為市吳大村河蟹養殖基地。吳文兵 攝
3被忽略的螃蟹的一生
選一隻優質徽蟹,蒸熟後,蟹黃紅亮豐腴,膏如凝脂白玉。
吃一口,蟹黃甜香油滑,蟹膏糯糯鮮香。快意人生之感油然而生。這時便不難理解北宋詞人蘇舜欽所說:“蟹之肥美,抵得上江山之美。”
合肥,一位小姑娘在展示飽滿的蟹黃。資料圖
但安徽的螃蟹,或多或少,被世人忽視了。第一流的螃蟹,并沒有第一流的待遇。我們不為螃蟹道一聲冤,但為饕客感到遺憾。
今天,又有多少人知道“三隻蟹”中唯一的貢蟹“姑溪河”大閘蟹呢?更不用說,1976年,尼克松訪華,石臼湖螃蟹被列為國宴名菜。
令人垂涎欲滴的“姑溪河”大閘蟹。資料圖
很長一段時間,當塗螃蟹都沒什麼名分,甚至很多被運到江蘇當作陽澄湖螃蟹銷售。這意味着,辛辛苦苦水裡忙,錢大都被别人賺去了。
同蟹不同命,問題是沒有品牌。
專家和真正懂得吃螃蟹的人會明白,安徽名蟹多,但品牌小、弱、雜,未能形成真正的品牌優勢。這讓蟹農得不到利益最大化。但也是愛吃蟹人的福音:花一半的錢就可以在安徽吃到頂級的河蟹。
安徽人善于養大蟹、好蟹。現在,安徽人還要學着培養品牌、市場運作,做大蟹産業。這需要各地政府與企業攜手對優勢産區進行資源整合,打造品牌。一方面,加大投入持續宣傳區域公用品牌,通過申請地标産品、注冊商标授權使用等手段,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另一方面,還要扶持壯大龍頭企業,打響企業品牌,讓企業品牌與區域公用品牌良性互動。
4長技以制勝
吃螃蟹的你,可能覺得這家夥很容易養活。其實不是的。河蟹養殖是出了名的技術密集型産業。技術門檻非常高,以至于普通的農戶想改行養螃蟹,沒有個幾年,無法掌握基礎的技術。
養殖技術直接影響河蟹品質。 資料圖
現在的螃蟹養殖技術,發展到哪一步?
據了解,現在已可以通過調整技術方案,控制河蟹的群體、大小、口感,以及上市時間。而這些養殖的“微操”技術,是我省很多企業的短闆。
比如,因為缺乏均衡上市配套技術,我省河蟹上市過度集中,河蟹企業在暫養育肥技術方面重視不夠,技術研發投入不夠,使河蟹品質難以保障。
因此,安徽要做強螃蟹這個産業,還必須加快攻克速生、抗病、晚熟大規格良種繁育技術、河蟹育肥技術、工廠化暫養技術,解決早上市和延遲上市問題。研制和推廣環保、營養均衡的全價配合飼料,全面替代冰鮮魚,穩定和提高養殖品質。
種苗也是一個問題。
雖然蟹苗産量大,但良種繁育體系不夠好,沒有自主培育的河蟹新品種和新品系。迫切需要加強與沿海繁殖廠家的密切合作,在良種選育、培育方面形成産業鍊條。
現在,長江河蟹全面禁捕,過去以“湖”為注冊商标的國内知名河蟹品牌将會回歸池塘養殖。而安徽的無為和當塗,都是這個領域的行家裡手。這是安徽螃蟹的機遇。
與此同時,長三角一體化的推進,安徽螃蟹面對的是一個日益融合的高端消費市場。未來五年,安徽将突出鄉村建設行動這個戰略牽引,打造鄉村全面振興的安徽樣闆。這就少不了培育壯大強村富農的特色産業,河蟹們大有可為。
caroline菊子 攝
什麼時候,
安徽的好螃蟹,
也能像陽澄湖的一樣,
在市場上“橫着爬”?
我們期待着。
策劃文案 | 彭園園、史力海報攝影 | caroline菊子特别鳴謝 | 安徽省水産技術推廣總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