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冠縣是一個區位優越而且交通便利的地方,這裡也是重要物流集聚區之一。最近小編有些朋友對冠縣的相關内容感興趣,那麼,冠縣屬于哪個市?冠縣是在什麼市什麼省?一起來看看。
冠縣屬于哪個市
聊城市冠縣
冠縣屬于山東省聊城市,冠縣地處山東省最西部,東臨東昌府區,北界臨清市,南接莘縣,西和西南面與河北省館陶縣和大名縣相望。全境南北長35公裡,東西寬45公裡,面積1161平方公裡。馬頰河、漳衛河、黃河故道分别縱貫東西境。
全縣戶籍人口87萬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27萬人,鄉村戶籍人口60萬人。縣内有回族、滿族、朝鮮族、壯族等20個少數民族,共1.79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2.05%。其中回族1.75萬人,占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7.8%。全縣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清泉街道、煙莊街道、店子鎮、梁堂鎮等10個鄉鎮(街道)的26個村莊。
聊城市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溫泉之城、中國十大休閑城市。
冠縣曆史沿革
586年(隋開皇六年),在縣境設立冠氏縣,以境内東古城春秋時為冠氏邑得名。至于冠氏邑命名緣由,除有冠氏的封邑等傳說外,未見确鑿的信史記載。
建縣前,該地春秋、戰國時為冠氏邑(治所今東古城鎮東古城)、黃邑(治所今梁堂鄉黃城),先後屬晉國、魏國、趙國;秦代時東部屬東郡,西部屬邯鄲郡;西漢、東漢時屬冀州魏郡;三國時屬魏國的冀州陽平郡;西晉時屬司州陽平郡;十六國時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北魏的司州和中州陽平郡、冀州貴鄉郡、晉州和相州的陽平郡;南北朝時先後屬北魏相州陽平郡、東魏司州陽平郡、北周毛州陽平郡;隋代初屬毛州。從西漢直至隋代建縣前,均為館陶縣地域。
606年(隋大業二年),毛州廢,冠氏縣改屬武陽郡;622年(唐武德五年),複置毛州,冠氏縣遂再屬毛州。627年(唐貞觀元年)統一設道,屬河北道魏州魏郡;五代時先後屬後梁和後唐的魏州、後晉的廣晉府、後漢和後周的大名府;北宋時改道為路,屬河北東路大名府;金代,屬大名府路大名府;蒙古統治初,屬東平路。1269年(蒙古至元六年),冠氏縣升為冠州,直隸中書省;1370年(明洪武三年),降州為縣,改稱冠縣,此為冠縣定名之始,屬山東布政使司東兖道東昌府;清代,冠縣屬山東省濟東泰武臨道東昌府。???
1912年,冠縣屬山東省濟西道東昌府;1913年,改屬東臨道東昌府;1928年道廢,直屬山東省;1936年,省下設行政區,屬山東省第六區;1938年2月建立冠縣抗日政府,先後屬山東省第六專署、魯西北行政委員會、魯西北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0年5月,建立冠縣抗日民主政府,先後屬魯西區第三專署、冀魯豫區第三專署、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第十八專署、冀南區第七專屬、冀魯豫區第七專屬;1945年8月,冠縣與永智縣合并稱永智縣。1945年12月,恢複冠縣建制,均屬冀南區第一專署。1949年7月,屬平原省聊城專署。
1952年12月,随隸屬的平原省撤銷,冠縣改屬山東省聊城專署;1967年3月,建立冠縣革命委員會,屬聊城地區革命委員會;1981年12月,冠縣革命委員會改為冠縣人民政府,屬聊城地區行政公署;1998年2月,随聊城撤區改市,遂屬聊城市,直至今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