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年輕的時候都應該或多或少臉上長過青春痘,但是有的朋友青春期不在了,青春痘還在。當然這是開個玩笑,關于青春痘,它的西醫學名稱作痤瘡,西醫上痤瘡屬于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西醫病理上主要是因為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堵塞、細菌感染造成炎症反應。
在我們青春期時,男女體内雄激素水平迅速升高,促進皮脂腺發育并産生大量皮脂。所以痤瘡好發于青春期少年。若油脂不能及時排出而堵塞毛孔,則使毛孔内痤瘡丙酸杆菌大量增殖破壞表皮細胞而引發炎症反應。
痤瘡
中醫稱為面疱、粉刺、面瘡、酒刺等。張景嶽在黃帝内經注解中:“時月寒涼,形勞汗發,凄風外薄,肌腠居寒,脂腋遂凝,稸于玄府,依空滲涸,皶刺長于皮 中,形如米,或如針,久者上黑,長一分,餘色白黃而瘦于玄府中,俗曰粉刺”。痤瘡初期形成以後處理不當,任由發展會形成膿疱、結節、囊腫。輕者愈後形成色斑,重者破潰後形成窦道和瘢痕。
關于痤瘡中醫一般分為
1、肝膽濕熱型:主要表現為紅色膿疱、丘疹且伴有苦口、易怒、面紅、舌紅苔黃膩,若有氣郁則舌偏紫,月經有血塊。治療應為,疏肝理氣、活血清熱。
2、熱毒雍盛型:多見疱疹鮮紅且密集,多數化膿、口渴喜飲、咽幹喉痛、小便短赤、大便幹結。治法應為:清熱瀉火、涼血解毒。
3、脾胃濕熱型:一般多見體型偏胖的患者,患者多面部油膩,時擦時出,患處多為紅色丘疹或伴有化膿性丘疹,常伴有脘腹脹滿不适,有口苦口臭之感,大便多溏膩黏滞。治療時應:清熱祛濕、調理脾胃。
4、血淤痰凝型:一般為痤瘡經久不愈,形成瘢痕、痘印、結節囊腫。多為熱毒痰瘀共同導緻,痤瘡質地偏硬,經年不消失,按之有痛。舌紅或暗紅,苔薄,邊有淤點,女性多月經有血塊,便稀。治療應: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5、肺熱血熱型:這種比前幾者較輕,但是最為常見。多見為粉刺初起,痤瘡為米粒、綠豆大小,紅腫疼痛之感。可伴有咽幹、口渴、口臭、大便幹、小便黃。舌紅苔薄。治療應為清肺涼血為主。
6、沖任不調型:這種一般單指女性因月經不調,導緻的月經前一段時間,好發皮疹痤瘡。一般沖任不調者小腹脹痛,體倦肢乏,飲食減少,大便溏稀,舌質紅,苔黃膩。在治療上一般多為調理月經,活血化瘀。
常見的痤瘡證型一般都有上面六種所概括。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臨床案例
患者女,26歲,主訴面部有少量紅色化膿性痤瘡,粉刺此起彼伏,連綿不斷,可以擠出黃白色油脂物。因工作原因,長期熬夜加班,并且半夜常吃外賣。一開始嘗試用面膜以及化妝品自行治療。疱疹化膿後塗抹抗生素類藥膏,但效果不明顯。眼幹澀、口苦。脾胃脹滿,頭皮和面部油多。耳内耵聍油濕。入睡多夢,白日易疲倦。大便幹。白帶量多,月經色深有血塊。舌紅少苔,舌體胖大,且舌體兩側有淤斑。脈滑數。
患者,屬脾虛濕熱證,痤瘡化膿紅腫,屬濕火上炎,脾胃脹滿,頭面多油,為痰濕不化。口苦,眼幹澀,大便幹燥,是肝膽火旺,陰精虧損。失眠多夢因虛火擾神。帶下量多,且月經有血塊,屬腸熱腑實。
治法應用活血化瘀,清熱祛濕解毒。
用龍膽瀉肝湯及五味消毒飲合平胃散加減用藥。外用莪術、三棱、金銀花加二妙散混勻打粉,水調塗用。共十五副藥,叮囑患者忌生冷油膩辛辣,飲食清淡。
複診時,患處好轉,膿疱自破明顯縮小。皮膚出油量減少,大便正常,無眼幹澀之感,睡眠正常。用五味消毒飲合桃紅四物湯加減,十五副。外用不變
三診,膿包基本褪去,痘痕明顯,繼服上方十五副連續治療兩個月,面部丘疹、膿包等皮損大緻消除。
這個患者其實就是因為長期不良生活規律,造成的病變。化妝品并不是藥,得了病首先要想的是找醫生,而不是自己用化妝品,想要自己動手解決。
好藥不如安眠
最後關于痤瘡,我們日常生活中一般常見于熬夜,飲食不規律之後,多因濕熱化火,肝火上揚,發于面部,就變成了痘痘。大多數皮膚病都是你自身的髒腑器官向你發出的信号,讓你知道因為你的不良生活習慣,你的身體正在受損,簡單地辨認除了痤瘡,膚色的改變也是判斷髒腑功能的方法,如:肝為疏洩血脈與藏血之本,肝氣郁結或肝火旺盛極易形成氣血不暢,影響頭面的血液循環,皮膚則暗淡無光;脾主消化、吸收,化生水谷精微,若脾氣虛,吸收食物中的養分及轉化能量便受影響,皮膚發黃、長斑便随之而來。中醫講“腎主黑色”意思是指腎虛使體内水液不得調節引導糟粕下洩,引起膚色發黑、黃。因而,你應經診斷後根據自身病因對症下藥,調理髒腑,這才是改善皮膚的關鍵。
我是@中醫老孫話皮膚,了解更多皮膚知識請關注我。
#痘##祛痘##皮膚健康科普##中醫##健康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