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01》
混迹岩茶圈,沒兩把刷子可不行。
岩茶圈的硬通貨,自然是強大的、完善的岩茶知識體系。
你不僅要掌握岩茶的品鑒技巧,還要了解岩茶的曆史,更要知道岩茶的山場,最好能夠輕松道出何為岩茶的岩韻。
如果等級還不夠高,最基礎的自然是要能夠區分出水仙和肉桂的區别。
代表山場:牛欄坑、倒水坑、慧苑坑等。
“坑”的特點在于日照的時間和坑底的晝夜溫差。
通常“坑”中的日照時間短,晝夜溫差大,為茶樹的品質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
這3個山場,都是傳統正岩山場的代表。
其中牛欄坑以肉桂著稱。
牛欄坑位于章堂澗與九龍窠之間,牛欄坑澗谷土質肥沃、日照較短,為茶樹生長提供良好環境,成就其為“三坑兩澗”的核心産區之一。更以"肉桂"出名,牛欄坑肉桂,是武夷岩茶肉桂中的王者
而慧苑坑以産老叢水仙、高叢水仙、水仙著名。
《03》
澗
澗,指的是山間流水的溝,或者小溪。
而在岩茶中,以澗定名的山場,是在坑的基礎上形成的。
滿足澗的條件,首先要有兩山相夾、形成一個獨到的地勢,中間有水流。
代表山場:悟源澗、流香澗、章堂澗等。
生長在“澗”中的岩茶,也十分有特點。
或許是因為泉水的滋潤以及沒有強烈的光照,使得生長出來的茶具有香氣細幽,湯水柔和的特點。
武夷正岩山場中的“澗”,有獨特的丹霞地貌,風化的沙礫岩,岩中豐富的礦物質,加上獨到的地形,遮陰效果好,是以,茶葉的品質獨步岩茶江湖。
《04》
窠
窠,原意指昆蟲、鳥獸的巢穴、人安居或聚會的處所。
相比“坑”、“澗”,窠的地形就比較小,情況也比較多變。
如果到實地走訪過,你們會發現這窠的地形、環境和“坑”比較相像,但面積不如坑的大。
山場環境也多變,有的山場會有水流,而有的山場則沒有水流,地理環境差異大,所以茶葉的品質也都不一樣。
代表山場:九龍窠、竹窠、燕子窠等。
其中九龍窠是母樹大紅袍的原産地。
竹窠、燕子窠則以肉桂出名,是武夷山全肉宴的成員之一。
《05》
岩
岩,礦物的集合體,是地殼的主要成分,原意指岩石凸起而構成的山峰、山體。
在武夷岩茶的山場中,岩,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代表山場:馬頭岩、鷹嘴岩、佛國岩等。
在這些山場中,多數光照條件較足,土壤肥沃,有益于茶樹芳香物質的形成。
比如馬頭岩種植的岩茶,就有香氣高昂的特點。
在這些以“岩”定名的山場中,馬頭岩的名氣最大。
而馬頭岩的肉桂,更負盛名。
馬頭岩盛産高香霸氣型肉桂,與牛欄坑肉桂大有争奪王者之意。
《06》
峰
峰,高而尖的山頭。
在武夷山,從不缺乏這些峰。
玉柱峰、三仰峰、幔亭峰、蓮花峰。
代表山場:蓮花峰、馬枕峰、幔亭峰等處。
武夷岩茶中的“峰”,就是一個垂直的獨立的小山場,這些生長在不同位置的岩茶,有不同的特點。
生長在峰頂的岩茶,日照時間長,香氣高昂;
生長在峰底的茶,日照時間短,香氣細幽,湯水醇厚;
而生長在中間的茶,集香和水為一體。
《07》
我們現在所追求的山場,實際上就是不同地理環境對岩茶品質影響的結果。
在坑、澗、窠、岩、峰之外,還有“洞”,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鬼洞。
不論是哪個山場,都有它的神秘之處。
也正是因為這些五花八門的岩茶山場,才讓岩茶成為了最神秘的烏龍茶。
也正是因為山場的多變性,才讓很多老茶客願意窮極一生的熱情去對待岩茶。
随着岩茶山場的普及,茶友們對岩茶是山場認識已經不僅僅停留在三坑兩澗,還有很多小山場也被茶友們所熟知。
百花齊放的岩茶,難念會讓人有“亂花漸欲迷人眼”之感。
任憑岩茶山場如何變化,不變的,是我們選茶的标準和原則。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