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期,為了解除匈奴對長安的威脅,從漢武帝開始,多次遣使西行,與西域各國互通友好。其中,經曆最為曲折、成就最大的當屬張骞。最終,張骞帶着他的匈奴妻子和助手回到長安,他們也帶回了對西域的了解。司馬遷評論張骞為“鑿空”西域。此後,湧現出一大批“旅行者”奔走于西北大漠,他們為後來的“絲綢之路”繁榮奠定了基礎。
張骞帶匈奴妻子回長安
阿富汗是古大月氏國舊地,大月氏曾是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國家。漢武帝劉徹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張骞出使西域尋訪大月氏聯合抗擊匈奴。雖然出使未獲成功,但是卻溝通了中原與西域諸國的聯系和交往。
張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以郎應募”,即完全是自願的。出使的規模也不小,因為道經匈奴,被匈奴羁留軟禁了10年,甚至給張骞娶了匈奴妻子,還有了孩子,目的當然是消磨其志,想讓他打消西行的念頭。“然骞持漢節不失”,信念一直存留。不過,他如何與匈奴上層周旋,使得匈奴人放松對他的監視,允許他舉家西遷,恐怕也不那麼簡單。他不僅要帶上妻子和兒女,還要帶上他的副使堂邑父和其他老部屬,繼續他的西向大宛、康居、月氏之行。這個峰回路轉的過程,至少要有他的匈奴妻子參與,這也說明張骞的妻子不會是一般的匈奴出身。
在回途中,為避匈奴遊騎,他們轉道昆侖山祁連山間的“羌中之地”,但還是被匈奴抓捕了,要不是一年後因為匈奴單于死于内部混亂,張骞一行也很難有機會回到長安。張骞第一次出使曆經13載,百餘人的使團,隻剩下他的助手堂邑父和他的妻子。堂邑父是西域人,熟悉情況,熟悉地理地形而且能騎善射,“窮急射禽獸給食”,免去了饑渴與迷路的不時威脅;但若不是張骞妻子深明大義而且與張骞相濡以沫,張骞也很難完成自己的使命。
想看更多有趣精彩的内容快來關注“瑞晶科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