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春乃發生的乃是就的意思,該詩句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描寫出了春雨以及春天的美好,表達了作者的喜悅之情。杜甫(杜少陵,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唐代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後人稱他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杜甫雖在世時聲名不顯,但後世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遠祖為漢武帝時期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審言。杜甫與唐代另一大詩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為晉代大學者、名将杜預之後,不過兩支派甚遠。祖籍襄陽(今屬湖北),曾祖父杜依藝為鞏縣令,遂居鞏縣(今屬河南)。杜甫出自杜預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預少子杜尹。杜甫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生于鞏縣。母親崔氏,在杜甫年幼時就故去。崔家也是有名望的世家大族,他一生中曾多次和親疏不等的舅父、表弟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