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女性消費群體的增多,不少車企也适時推出了更針對女性市場的可愛車型,通常作為家庭的第二款車,女性專屬座駕并不需要太過兼顧家庭全員的用車需求,因此在設計上可以不受尺寸限制,留給設計師發揮的空間就非常充裕。而作為這一細分市場的“鼻祖”品牌,smart在俘獲女性車主這方面,向來頗有心得,比如本期主角smart精靈#1,就深谙此道。
smart近些年已經逐漸開始突破微型車禁锢,比如在forfour上已經能夠找到向實用性妥協的證據,而smart精靈#1則定位于小型SUV車型,尾部“豪情精靈”字樣,也表明了它的身份,設計上由奔馳主導,而吉利則負責整車工程開發,smart精靈#1是基于吉利浩瀚SEA架構打造而來,所以同門師兄弟很多。
在設計上,smart精靈#1在線條的拿捏上依舊到位,前臉的各個拐角處都采用了圓潤的處理方式,包括頭燈組以及下包圍等處,因此,smart精靈#1幾乎沒有什麼淩厲的殺傷力,依舊那麼可愛。
而在車身顔色上,smart精靈#1也提供了豐富的車色可選,且多數顔色選擇相當活潑,但除了粒子白、沉寂黑、賽博銀三種顔色之外,其他像鐳射紅、量子藍、啞光灰等都是需要加價的,最低3000元起步。
側面處理依舊以圓潤風格為主,雖然車長僅僅4270mm,但軸距足有2750mm,已經達到了大号緊湊級SUV的軸距水準,對純電車型來說,短車長、長軸距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而外觀上,四輪四角的設定,當然也更有利于營造出可愛風。
smart精靈#1的車頂線條在向C柱延伸的過程中逐漸加厚加寬,并在結尾處鑲嵌了smart的logo,不僅讓側面看上去沒那麼單薄了,還增強了車型辨識度和品牌歸屬感。
輪毂設計相當精緻,235/50 R18的規格,對于小巧的車身來說,已經很大了,低風阻的封閉輪圈設計是新能源車必不可少的元素,黑銀亮面的撞色也與整車風格極為搭調,視覺效果不俗。
尾部設計較為簡潔,整體繼續保持了圓潤的設計風格,貫穿式尾燈組的造型與頭燈組如出一轍,算是一種呼應,并且同樣采用了LED光源。
相比較外觀的簡約,内飾設計倒一反常态,通常小尺寸車型會選擇極簡風格,而smart精靈#1的内飾,設計細節元素頗多,整體采用了标準的T型布局,各個拐角處也遵循着圓潤化的處理。三幅式方向盤略微平底,尺寸适中,握感舒适。
方向盤後方的液晶儀表盤也采用了隐藏式設計,被嵌入中控台整體中,屏幕狹長但顯示效果不俗。懸浮式中控屏幕尺寸則達到了12.8英寸,内置有8155芯片以保證車機系統的流暢運行,界面UI設計也非常活潑,卡通元素很多,但是不規則的布局需要稍微熟悉一下。語音助手的虛拟形象是一隻小狐狸,在下達語音指令時會有動态的交互效果,雖然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上的幫助,但相信這個小細節會深受年輕女孩子的歡迎。
smart精靈#1采用了電子懷擋的方案,因此前排中央通道預留出了相當充足的儲物空間,并設置有手機無線充電、杯架以及半開放式儲物格,整體觀感也更清爽。
座椅和空間方面,smart精靈#1的座椅設計也非常可愛,依舊充斥着可愛的圓潤風格,填充物看上去也非常厚實,而實際的乘坐感受,并沒有一味的追求塌陷感,對身體的支撐還是富有相當的韌性。
後排的乘坐空間可以說出乎意料,長軸距的優勢很直接的加持給了後排乘坐空間,尤其是腿部空間相當充裕,但因為座椅寬度有限,雖然是五座車型,但後排如果乘坐三位成年男性,橫向空間還是會顯得比較局促。
動力方面,試駕的smart精靈#1 pro 版采用了後置後驅的動力布局,後置單電機可以提供200千瓦的功率輸出以及343牛米的峰值扭矩表現,對于這樣一台軟萌可愛的小車來說,動力十分充沛,零百加速可以做到7秒以内,這點與外觀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至少在馬路上,它不是那麼好惹的角色。底盤方面則配備了前麥弗遜後五連杆懸架結構,具備L2級自動駕駛能力。
動力電池組以及續航方面,smart精靈#1 pro 版搭載了66kWh的三元锂電池組,并支持快充,CLTC續航裡程為535公裡。
在運動模式下,smart精靈#1 pro 版的動力表現稱的上暴躁,電門響應迅速且輸出極為線性,在街頭上應該可以單挑絕大部分燃油車型,而在更常用的節能模式下,響應和輸出有所減弱,動能回收力度增強,但應用于日常駕駛場景是能夠完全滿足動力需求的。
底盤表現與動力表現一緻,明顯偏向運動,緊繃感十足,尤其是激烈駕駛時的側向支撐性相當到位,非常的靈活,且整體駕駛質感相當紮實,而轉向手感偏重,電子味被削弱了不少,所以,從動力以及底盤表現來看,smart精靈#1并沒有一味的迎合女性,駕駛素質以及運動質感反倒更适合年輕的男性車主。
其實除了尺寸,smart精靈#1無論是從設計、續航以及動态表現等任何層面來說都對得起它20多萬的身價,隻是看上去有點貴而已。但目前的市場上,主要針對女性車主開發的個性車型,或多或少有一些溢價,但smart精靈#1的實際試駕表現,反倒沒有溢價太多,綜合表現不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