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秋節前後,都可以聞到大街小巷傳來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氣。
桂花如同米粒一般的大小,卻散發出動人心魄的清香。
那種味道,如果你刻意去找尋,卻也是尋不到的。
但在無意當中,它會鑽進你的鼻孔,不由得深呼吸一下,然後發自内心的贊歎一句:“好香!”
秋季校園風景
不僅是我們對于桂花如此癡迷。
古代的詩詞當中,對于桂花的贊譽也是從來沒有停止過。
其中,唐代詩人王績的這首自問自答最為有趣。
《春桂問答二首》
唐代:王績
問春桂,桃李正芬華。年光随處滿,何事獨無花。
春桂答,春華讵能久。風霜搖落時,獨秀君知不。
王績在春天的時候問桂花:
你看看,桃花李花都開得姹紫嫣紅的,
你目之所及,滿目桃紅柳綠,為什麼就你不開花呢?
桂花樹回答說:春光能有幾時呢?也不可能長久都是春天啊。
等到秋天到來,風霜把枝頭所有的花都搖落的時候,看我一枝獨秀。
#桂花#
編者:很多詩人都會借助着花草詠頌自己的志向。雖然我大器晚成,那是我不屑于與桃李争春光。
桃花李花在春光裡争奇鬥豔,卻不知為何總被當做是反面的例子“桃花徒照地,終被笑妖紅。”唐代錢起也曾用桃花對比過素淨的梨花。
說回桂花,李清照的這首桂花無論是從桂花的形态還是它的品性都大加贊譽。
《鹧鸪天·桂花》
宋代: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迹遠隻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桂花的花朵小小的,淡淡的,一點都不起眼。
它性情淡泊,隻遠遠地開放。隻有香氣能散發的很遠。
桂花完全不需要有非常濃豔的顔色,就當之無愧是百花當中的魁首。
梅花一定很嫉妒桂花,菊花見了桂花也會覺得羞愧吧。
中秋時節,桂花開放在畫闌之中,沒有什麼花能和它相提并論。
很可惜啊,屈原沒什麼情趣,當初在《離騷》當中寫了那麼多的花木,卻唯獨沒有提到桂花。
編者:在李清照的筆下,桂花仿若一位與世無争的才女,雖腹有詩書,氣質超群,卻品性淡然,不争不搶。
桂花的香氣就如同清代高士奇在他所著的《北墅抱甕錄》當中所說:桂花的香氣“清可絕塵,香能遠溢”
也如同宋之問在詩裡寫道:“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桂花應該是從月亮上掉下來的,那香氣就直接飄散到九天雲外了。
《芗林五十詠·叢桂》
宋代:楊萬裡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裡來。
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香氣馥郁的桂花肯定不是凡間的種子,它應該是從月亮裡面移植到人間的。
從嫦娥居住的廣寒宮裡飄落的桂花種子,被風帶到人間漫山遍野,到處都是那沁人心脾的香味。
桂花會開 空氣會甜
《桂花》
元代:倪瓒
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
靡靡風還落,菲菲夜未央。
玉繩低缺月,金鴨罷焚香。
忽起故園想,泠然歸夢長。
夜色當中彌漫着桂花的香氣,透過簾子,可以看到外面朦朦胧胧的月光。
一陣輕風,吹落了枝頭的桂花,它們在月夜裡紛紛揚揚的撒落
月亮慢慢地沉了下去,香爐裡的香也已經燃燼了。
忽然想起了故鄉,隻可惜歸夢阻且長。
今天和大家分享了4首桂花的古詩詞。
文無第一,沒有哪首更好。
但我仿佛覺得從這些古詩詞的字裡行間又嗅到了桂花的香氣。
似有若無,心曠神怡。
利用陽光透過樹葉縫隙的光斑營造月亮的意境拍攝的一組桂花特寫。
感謝品讀,你的留言如芳香馥郁的桂花,繞梁不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