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若是碰上了拾荒者,你會怎麼做?且不說會不會避而遠之,起碼,不會主動靠近吧?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疫情當前的情況下。可就在近日,一段小男孩為拾荒人戴口罩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小男孩在路上遇到拾荒者,不僅主動将廢棄的瓶子遞給拾荒者,在發現對方未戴口罩後,又拿出一個口罩給了拾荒者,還親手幫其戴上。
男孩細心地給拾荒者戴上口罩
(一)特殊時期,善良尤為珍貴
這是一則暖心的新聞。看過視頻的人無不為男孩的溫暖和善良感動,正如評論裡所說,男孩有顆金子般的心。看到這樣的孩子,就是看到了我們的未來和希望。無獨有偶,1月31日,在浙江大學醫院院附屬第一醫院的急診科,一個穿着藍色羽絨衣的小男孩,匆匆地走進急診大廳,将一個信封放在桌上,給護士敬了禮,道了聲“你們辛苦了”,還沒等護士反應過來,就跑開了。打開信封,才發現裡面整整齊齊地裝着9張100元和5張20元人民币,裡面還有一封信,信上寫着“親愛的醫生,護士們,看你們每日奔走在疫情的前線十分辛苦,我也想出一份力,這些錢就是我的一份心意”
浙醫一院急診大廳 男孩放下信封 給護士敬了禮後匆匆離開
疫情當下,這樣有着金子般的心的孩子其實有很多。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我都會想到這樣的話,“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而父母,就是作畫的人。”雖然以上兩則新聞都沒有報道他們的父母,可從這兩個孩子的表現來看,孩子的父母一定是個善良溫暖的人。因為家庭教育,是對一個孩子最初的教育,也是持續時間最長,影響也最深的教育。
(二)為什麼要教會孩子善良?
2007年,著名的足球明星巴喬來華,接受《天下足球》訪談的時候,記者問到他對兒子有什麼期許,他回答道:“希望他成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善良的人,多麼樸實的願望,而想想我們自己,對孩子的期望裡卻鮮有如此單純的,甚至還有人說,這個世界這麼複雜,居心叵測的人那麼多,我教會孩子善良,但别人未必善良,那我的孩子不就很容易吃虧?這樣的想法也很容易理解。哪個父母願意自己的孩子吃虧,甚至被傷害呢。可關鍵是,我們應該明白,善良是更容易被傷害,還是更容易帶來力量?
cctv-5《天下足球》巴喬畫面
善良是什麼?是關心他人的品質和能力。一個善良的人,心裡往往平和,更容易得到滿足。一個内心容易滿足的人,往往會過得更幸福。一個善良的人,待人往往謙和,願意為他人着想,而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是相互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溫柔待人,自然也更可能被溫柔相待。一個善良的人,人際關系不會太差,也能更好地融入這個社會,不容易走偏。
(三)有時善良看起來是吃虧,其實福報在後面
有一個江蘇的男孩,經過努力,考上了北大。在上大學的四年期間,他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給宿舍打掃衛生,還主動給宿舍的同學打水,不少的人都笑他傻,可他從來都不以為然。他也不認為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權當體育鍛煉了。
畢業十年後,這個男孩想創業,想找合作夥伴。而他的大學好友們,雖然已經在美國加拿大等地有了不錯的工作,但都選擇回來一起幫他,而原因就是,“就沖你過去為我們掃了4年地,打了四年水”
這個男孩,就是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之後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
新東方創始人 俞敏洪
這樣的故事,也許你會說太特殊。那麼,我們不講特例,來講一個科學研究。哈佛大學心理學家Richard Weissbourd研究發現,善良可以創造出一種“我也好,你也好”的互利型心智模式,擁有這種心智模式的孩子所具有的合作能力,是适應未來社會強大而重要的競争力。
是啊,善良,讓人有了關心他們的角度和視野,而這種視野恰恰又讓他變得更加優秀,更加包容,當一種良好的自我循環建立,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懷疑善良的力量?
正如馬克吐溫所說,“善良是一種語言,它可以讓盲人看見,讓聾人聽見”,它可以讓我們的溝通變得更沒有障礙。溝通越沒有障礙,與世界的摩擦就越少。
(四)善良不等于怯懦,有鋒芒的善良更有力量
中國自古就有一句話叫“人善被人欺”。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家長不願意讓孩子太善良的原因。其實,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善良不等于怯懦,遇到不公平的對待,要學會勇敢說不。被打了還把苦往肚子裡咽,這不是善良,是怯懦,是縱容罪惡;善良也不等于天真,我們在教會孩子善良的同時,也要教會孩子識别善惡,辨識真假。善良也不等于不計後果一味付出,而是要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進行。就好像我們看到的新聞,某某大學生為了救人,明明不會遊泳還跳下水去,結果白白犧牲了一條性命。這樣的善良便是盲目的,不可取的。
(五)把握好善良,讓你的孩子走得更遠。
那麼,在生活中,要如何教會孩子善良呢?
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平時待人處事溫和友善,會換位思考,關心他人,孩子在身邊耳濡目染,自然也會吸收到這種珍貴的品質。
其次,家長要善于利用教育的契機,教孩子辨别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盡快給孩子樹立正确的善惡觀,是非觀。正如現在這個特殊的時候,那麼多善良的逆行者,那麼多生動的事例,正是引導孩子向善的最好時機。
第三,給孩子機會實踐,常常帶着孩子去坐善事。現在有很多志願者的行動,帶孩子去體驗既安全,又有意義。
第四,教會孩子明白,善良也要有底線,有原則,不傷害自己是底線,不助長惡人習氣是原則。這樣的善良更能走得更遠。
我們追求善良,不為了善良能給我們帶來什麼,隻是為了心安理得。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兩個小男孩,我相信他們做出這樣的行為從沒想過,這樣的善良會給他們帶來什麼,一切都是随心而為。當然,也有人說,那個男孩完全可以遞上口罩後就走開,特殊時期給親密接觸,給拾荒者戴上口罩,不安全。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讨論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