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園之前,哪些事情是家長需要提前教會孩子?”
小黃是幼兒園老師,周圍朋友送孩子上學之前,沒少問過她這個問題。當然,我也是其中之一。在此之前,許多寶媽朋友也為我提供了許多建議,但是小黃的回答,我認為是最有現實意義。
首先,她反問了我一個問題:
“如果你是幼兒園老師,你覺得怎樣的一個小孩,你才不會反感?”小黃的這個問題,的确是很實在,卻也值得家長們深思。
對于成人來說,我們都希望自己的顧客好溝通,講道理,不找茬,還能主動交錢。在幼兒園這個小型社會裡,孩子就像老師的客戶。想要“小客戶們”被老師溫柔對待,家長們就得提前做好準備,減少孩子出狀況,讓老師過于勞心勞力的機率。
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每年新生入園,小黃都會親眼目睹各種分離大戲,所以“克服分離焦慮”,在她眼中則是父母要做的首要任務。
不管是媽媽全職帶,還是父母上班,家裡老人幫着帶,在入園前幾個月,大人都可以多制造機會,讓孩子與那位特定的撫育人适當分離。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過程要謹記,守護寶寶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譬如,在媽媽出門之前,認真溫柔地告訴孩子“媽媽要出去一會,不管多久,我一定會回來”。之後,将孩子交給家裡其他人,不要三步一回頭,果斷堅定地走出去。
如果小家夥刨根問底,問你“去幹什麼,為什麼不帶上我“,這個時候大人更應該正面回答,讓他明白媽媽并不是無緣無故離開自己。其實,這不僅是在讓寶寶适應分離,也是一個建立親密關系的過程。
回來之後,抱抱孩子,再給她一個吻,鄭重地對她說“你看,媽媽沒有騙你,一定會回來”。這樣重複幾次後,小朋友的分離和不安情緒就會明顯改善。因為内心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小家夥變得越來越堅強,甚至可以做到,送你出門,和你開心道别。
提高孩子的生活适應能力如今,幼兒園一般會有2個教課老師,1個生活老師,而一個班裡學生人數在20-40左右,即便是再耐心的老師,免不得會有分身乏術,心煩着急的時候。
而對于小班的孩子而言,老師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讓他們适應幼兒園的生活作息,以及培養自理能力。反過來說,這也是家長們最需要教會孩子的事情。
第一:午睡
幼兒園孩子的午睡一般從12點左右開始,15點左右結束。這個時間,不僅是小神獸們的休息時間,也是老師們吃飯,休息,工作的時間。試想一下,如果娃兒在這個時間段不睡,甚至去聊旁邊的人,唱歌,亂跑...老師自然不會允許。
第二:吃飯、喝水
入園之前,教孩子學會用勺子自己喂飯,用杯子喝水。如果小孩在喂飯這方面非常熟練,大人們也會更加心安,畢竟第一次脫離家庭,獨自生活,為人父母最擔心的肯定是孩子能不能吃飽這個最基本的問題。
第三:穿脫衣物
穿衣脫鞋,是幼兒園的第一門生活自理課。雖然老師們會幫忙穿脫,但事實上老師們真的很難做到,無時無刻,照顧到每個孩子。所以,在入園之前,教會孩子拉拉鍊,提褲子,脫外套,分清左右腳..等等十分必要。
第四:如廁、洗手
撸起袖子,用洗手液,沖洗,擦幹,放下袖子,這一連串的動作,對剛入園的孩子們來說,并不容易。對于如廁,孩子首先得學會不尿褲子,并且會蹲便,到慢慢地能做到事後自己擦拭,洗手的好習慣。
培養語言表達能力重視心理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同時,家長也需要教會孩子,在一個陌生的社交環境下,準确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幼兒園的一天,老師們就像打亂仗似的,他們不可能時不時地挨個問孩子,要不要喝水,尿尿等等,而是每隔一段時間後,集體帶去喝水,或者上廁所。如果這個時候,娃兒沒有尿尿,而過後不敢主動說,或者說不清楚,一耽誤就容易尿濕。
另外,當孩子受欺負的時候,可以慢慢地,完整地把事情的始末,心理的情緒表達出來,懂得向老師求助,事後對父母傾訴,至關重要。此時,老師的接受和反饋不僅讓孩子的需求得到滿足,也能促進二者之間的關系,幫助孩子擺脫焦慮,更快适應新生活。
結語:
幼兒園,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正式課堂,是他們進入社交生活的開始。小孩能否順利适應,其中的經曆又是否美好,快樂,這不僅關乎了他們的健康成長,更直接影響到未來人格的形成。家長們提前把這些基本的生活習慣和能力培養好,自己省心,孩子出門也放心。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