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帶寶寶可能會疏遠寶寶與媽媽的關系。經常可以看到長時間由婆婆帶在身邊的孩子會和寶媽的關系疏遠。這一方面是由于寶寶和忙于工作的寶媽缺乏親子互動形成的,另一方面,因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婆婆代替寶媽長時間的在寶寶成長環境中扮演了女性角色,使寶寶對祖母形成依賴,而對陪伴自己較少的寶媽會因為情感抵觸而形成排斥。當寶寶出現依賴祖母而排斥寶媽的現象時,寶媽們一定要抽時間增加與寶寶的親子互動,彌補寶媽角色在寶寶内心裡的缺失。
婆婆的教育的差異會和媽媽們有沖突。婆婆在關于教育寶寶方面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她們會以過來人的身份不僅讓寶寶服從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且當準媽媽與婆婆的教育理念發生沖突時,婆婆會以長者的身份讓準媽媽聽自己的育兒建議,即使婆婆的育兒理念早已過時或與科學育兒理念發生沖突,婆婆仍會固執的堅持自己的主張。讓婆婆帶孩子的家庭中經常會發生婆婆與準媽媽育兒理念的差異爆發的沖突。比如準媽媽在嬰兒三四個月時就會給寶寶洗澡,而婆婆則會認為這樣容易讓寶寶着涼感冒,或者準媽媽培養寶寶的獨立意識,婆婆則會以寶寶還小對其大肆溺愛。
婆婆帶大的寶寶容易有“土氣”的行為習慣。婆婆想讓寶寶從小就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特征,她們在寶寶幼時會很注重這方面的培養。婆婆以老一代人獨有的觀念教育來樹立寶寶的行為習慣特點,從小被奶奶帶大的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會體現出老一輩人的行為習慣特點。這些行為習慣特點雖然在婆婆看來是優良傳統,但很多行為習慣會與快速發展的時代形成沖突,并且在其他小夥伴眼中,這些行為習慣容易成被嘲笑的對象。比如不亂花錢會被其他小夥伴視為摳門,太聽話容易被其他小夥伴欺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