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天平帶到月球上?“挖深一點”2020年12月2日上午10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遙廳一番沉思過後,楊孟飛輕輕地說,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把天平帶到月球上?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把天平帶到月球上
“挖深一點。”
2020年12月2日上午10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遙廳。一番沉思過後,楊孟飛輕輕地說。
這是嫦娥五号飛行任務的指揮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孟飛擔任總指揮、總設計師。中國探月正第一次使用機械臂在月表進行采樣。雖是上午,楊孟飛已帶團隊連續工作了14小時之久。
第一鏟子下去,表取機械臂僅挖到約30克月壤。着陸器在月表停留時間有限,要在預定時間内鏟取1500克月壤樣品,但要防範月表太硬損傷機械臂,地面操作團隊都想再快點多挖幾鏟子。楊孟飛一直沒說話,他仔細地翻看月面照片,發現着陸器的一條“腿”陷得比較深。
“挖深一點。”楊孟飛判定,着陸點附近的月壤“應該沒有想象中那麼硬”。一番指令調整後,機械臂的挖掘深度從1厘米級變為5厘米級,最多的一鏟挖出300克月壤。
12月2日晚10時許,經過約19小時緊張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采樣,按預定形式将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這隻是嫦娥五号飛行任務的一個小細節。
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着陸,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我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
2021年11月5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号探測器總指揮、總設計師楊孟飛榮獲全國敬業奉獻模範稱号。
“他的壓力和動力都來自高度的責任感,國家賦予探月取樣的責任和使命,支撐着他帶領近萬人的研制團隊走過10年,飛控任務期間平均每天隻睡4小時,采樣封裝階段30多個小時沒有合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号探測器副總設計師彭兢對記者說。
楊孟飛做事從不回避難點。嫦娥五号任務創造了5項“中國首次”,2011年立項時曾被質疑任務風險太大。他摒棄更加保險的任務路徑,堅定選擇了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半彈道式再入返回等多項全新技術。“嫦娥五号任務實施要帶動一系列技術創新,還要為中國航天後續發展奠定更高起點。”彭兢道出了楊孟飛院士的深遠考慮。
楊孟飛做事從不放過疑點。在嫦娥五号發動機的研制過程中,他得知一個細節,長時間高溫“泡”在推進劑裡,發動機頭部的電磁閥中厚約2毫米的閥芯尺寸會産生極細微的改變,這種現象稱為溶脹。“就像饅頭泡久了會膨脹,閥芯也是。”彭兢打了個比方說,電磁閥好比水龍頭,閥芯薄了密封時就關不緊,閥芯厚了打開時會堵住推進劑流出。
不起眼的閥芯關乎月面點火起飛的成敗。“為什麼會溶脹?溫度多少會有反應?泡幾天會膨脹?”楊孟飛在讨論問題時常常連續發問,對任何疑點、不放心或不了解的東西都不放過,如果對方始終能夠給出确切答案,說明真正掌握了這項技術的全部要領。他劃分出多個檔位要求研制人員挨個去做試驗。一年後,嫦娥五号任務團隊對發動機在多種溫度和時間條件下,閥芯厚度的變化範圍有了準确判斷。
“如果我們不摳那麼細,一定會堵嗎?也不一定,但那種可能性是有的,而上天了就沒有機會再重來。”彭兢透露,楊孟飛院士要求任務團隊,在地面上就把能做的工作全部做到極緻,對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考慮比正常情況困難很多倍的情形,并制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确保在月面即使出現最壞情況也能夠解決。嫦娥五号任務研制長達10年,這種工作方法貫穿始終。
在嫦娥五号任務最緊張的時刻,楊孟飛都沒去媒體關注比較多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一廳,而是在一側的遙廳工作。他怕同事有壓力,也想把任務高光時刻留給一線。他注視着探測器遙測畫面,親眼見證每一個重要飛行事件按照預想過程執行完成。飛控任務12小時一換班,每班上崗前的專題會要對飛行事件關鍵環節進行分析準備,楊孟飛都是親自主持。五院月球樓任務支持中心給安排的臨時休息的地方,他從未去過。
“他的大腦一直在高速運轉,大家見他去食堂吃飯都躲着走,每次和他吃飯都有任務布置。但是嫦娥五号任務團隊十年來春節從來沒有加過班,誰家中有事他每次都會批假。”彭兢說,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大家都團結在他周圍為國家探月工程貢獻力量。
唐 芳
來源: 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