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2号台風叫什麼名字呢?目前出現了嗎?據最新消息,目前還沒有熱帶氣旋出現,具體情況我們可以實時關注今年二号台風最新消息路徑預測圖。
2023年第2号台風叫什麼名字
台風瑪娃曆史路徑圖
2023年第2号台風瑪娃(Mawar):來源馬來西亞,含義:玫瑰花。該台風名稱此前被用過三次,首次使用是在2005年,是當年第11号台風;第二次被使用是在2012年,是當年第3号台風;第三次被使用是在2017年,是當年第16号台風。
台風瑪娃前世介紹:
2005年第11号台風于8月19日在馬裡亞納群島的北部以西約250公裡處的洋面上生成。2005年8月20日淩晨加強為熱帶風暴。2005年8月21日的增強為強熱帶風暴,并進一步達到台風級。2005年8月26号淩晨2時前後在日本國千葉縣沿海登陸。
2012年第3号強台風“瑪娃”于6月1日14時在菲律賓以東洋面上生成,6月2日11時加強為強熱帶風暴,17時加強為台風,6月3日夜間加強為強台風,于6月6日下午在日本東南方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迅速減弱,并變性為溫帶氣旋,中央氣象台于6月6日14時對其停止編号。
2017年第16号台風“瑪娃”在9月1日生成,9月3日21時30分前後,在廣東省汕尾市陸豐市登陸,該地區成功抵禦台風襲擊。
台風什麼情況下會被除名?
台風的除名
台風的命名,多用“溫柔”的名字,以期待台風帶來的傷害能小些,但是世界台風委員會有一個規定,一旦某個台風對于生命财産造成了特别大的損失或人員傷亡而聲名狼藉,或者是以名稱本身因素而退役的,那麼它就會永久占有這個名字,該名字就會從命名表中删除,其他熱帶氣旋不再使用這一名稱,也就是将這個名稱永遠命名給這次熱帶氣旋,這就是除名。這樣,就必須要補充一個新名字加入命名表。空缺的名稱則由原提供國或地區再重新推薦,新名稱需在第二年之前提交至台風委員會,台風委員會将根據相關成員的提議,對熱帶氣旋名稱進行增補。
在發生台風的西北太平洋地區,由于沿岸國家衆多,在出現國際統一命名規則前,各國都有自己的一套台風命名方式,導緻有些混亂。比如日本對進入東經180度、赤道以北的台風的先後順序進行編号;中國氣象局則按照發生的區域和時間先後進行四碼編号,前兩位為年份,後兩位為順序号,比如9710号台風,即1997年的第十号台風;而美國則用傳統的人名命名。對此,世界氣象組織下屬台風委員會于1997年召開會議,決定自2000年起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熱帶氣旋采用新的統一命名法。台風名字由中國、日本、美國、泰國、韓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14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每個國家(地區)提出10個,最終形成了包括140個台風名字的命名表。此後,台風的名字就根據這個表按照規定的順序循環使用。當西北太平洋或南海上的熱帶氣旋被确定達到熱帶風暴的強度後,即根據命名表給予名稱,并同時給予一個四位數字的編号,其中前兩位為年份,後兩位為順序号。
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表,然後按順序年複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别由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每個國家或地區提供10個名字。這140個名字分成10組,每組的14個名字,按每個成員國英文名稱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按順序循環使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同時,保留原有熱帶氣旋的編号。特點是:每個名字不超過9個字母;容易發音;在各成員語言中沒有不好的意義;不會給各成員帶來任何困難;不是商業機構的名字;選取的名字應得到全體成員的認可,如有任何一成員反對,這個名稱就不能用作台風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