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複雜而枯燥的,但也可以是簡單而有趣的,比如關于上帝是否存在這個問題,西方哲學家用盡各種法子,寫出了浩如煙海的著作,大部分看到名詞都會讓人頭大,不過,也有極為簡單而有趣的證明,我們看不懂那些艱深的内容,就來看看這些簡單而有趣的證明。
一、安瑟爾谟的“本體論論證”。安瑟爾谟是十二世紀的哲學家,他被稱為“最後一句教父和第一位經驗哲學家”。安瑟爾谟緻力于調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因此想通過邏輯證明上帝的存在。在安瑟爾谟的《宣講》中,他提出了哲學史上著名的關于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論證”。
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論證”是一個三段論:
大前提:上帝是最完滿的東西。觀念中的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再沒有其它任何事物,無論是觀念中還是現實中,比上帝具有更完滿的屬性。
小前提:最完滿的東西不僅存在于觀念之中,也存在于現實之中。如果一個事物僅存在于觀念之中,而不存在于現實之中,那麼就有了欠缺,不能認為它是最完滿的東西。
結論:所以上帝是存在的。
安瑟爾谟運用邏輯的推導,從上帝的概念中推導出了上帝的存在,看起來像是玩了一個文字遊戲,但要反駁起來并不容易。
不過,從上帝的完滿性推導出上帝存在的必然性,這讓我想起了著名的“上帝悖論”。有人問:上帝是全能的,那麼他能不能造出一塊他舉不起來的石頭。這個問題如同鍵盤俠的擡扛,給人挖了個深坑,如果上帝能造出一塊他舉不起來的石頭,那麼舉不起這塊石頭,他就不是全能的,如果上帝不能造出一塊他舉不起來的石頭,那麼他也不是全能的。
上帝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二、布萊士·帕斯卡的“功利選擇證明”。
布萊士·帕斯卡是17世紀法國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帕斯卡有一句很有名的話:“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這句話既點出了人的渺小,又說出了人的偉大,給人下了一個極為優美的定義。
在帕斯卡的哲理散文集《思想錄》中,他認為上帝是否存在,是不能靠理性推論來證明的,因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所以人隻能從功利的角度來選擇是否相信上帝的存在,他将上帝是否存在與人是否信仰上帝分成四種情況,來分析利弊。
1)上帝存在,人信仰上帝,認為上帝存在,獲利。
2)上帝存在,人不信仰上帝,認為上帝不存在,會受到嚴重懲罰。
3)上帝不存在,人信仰上帝,認為上帝存在,既不會獲利也沒有損失。
4)上帝不存在,人不信仰上帝,認為上帝不存在,既不會獲利也沒有損失。
上述四種情況中,人不信仰上帝,會有二分之一的概率受到懲罰,而人信仰上帝,則百分之百不會有什麼損失,還有二分之一的概率獲利,從功利性的角度出發,人也應該信仰上帝。
這不就是中國人說的,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嗎?然而,當信仰變成如此功利性的選擇,那麼信仰還能稱其為信仰嗎?
帕斯卡的這個證明,就像賭徒的賭博,因而也被稱為“賭徒證明”。
人的大腦,會因為長久不思考而變得愚鈍,所以偶爾思考一下這些有趣的哲學論證,也可以磨砺一下我們的大腦,讓它變得敏銳一些。你能反駁這兩個證明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