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業務整頓力度加大是怎麼回事
信用卡新規發布已7月有餘,根據調研發現,多家銀行日前發布公告,清理長期睡眠信用卡、對客戶持卡數量上限進行設置與調整、規範自動分期業務等,加大信用卡業務的整頓力度。專家建議,下一步銀行應通過精細化經營和個性化服務,同時用好金融科技,來增強客戶的用卡意願,優化信用卡業務發展模式。
近年來,信用卡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所帶來的不足和問題正逐步顯現,如部分銀行信用卡發展模式較為粗放,過度依賴外部機構發卡;信用卡息費不夠透明,對消費者權益保護不力,投訴居高不下等。
摒棄“速度情結”和“規模情結”是多位專家指出的整改方向。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銀行應加快轉變理念,為消費者提供息費适中、特色鮮明的信用卡産品,提升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對不同區域、群體和客戶進行差異化定價,以優質服務吸引和留住持卡人。
已有多家銀行為客戶提供信用卡的個性化服務。例如,平安銀行上線信用卡“A”卡,為高端客戶、商旅人士以及新客戶量身訂制了3種不同類型的信用卡——大小白金和悅享白,并推出基于卡權分離模式的“白金權益随心選”平台,增加商旅包、酒店包、娛樂會員包、萌寵包等多類可選權益,為不同客戶帶來個性化、定制化的權益體驗。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陳昱成表示,中長期看,未來居民消費信貸領域的市場競争格局将從“藍海”走向“紅海”,銀行應利用金融科技,對細分市場進行再細分,展開精細化、個性化經營。
信用卡業務為什麼要整頓
由于信用卡具有諸多優點,加之商業銀行積極推廣,近年來信用卡業務在我國飛速發展。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我國開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共8億張,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0.57張。2008年到2021年,信用卡授信總額從9804億元增加到21.02萬億元。
信用卡快速發展,在為持卡人、發卡行以及消費增長作出積極貢獻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亂象,比如息費不透明導緻亂收費,濫發信用卡造成大量“睡眠卡”,過度授信造成經營風險增大等。這些亂象不僅損害了持卡人的合法權益,也給發卡行帶來不小的壓力,甚至影響到信用卡業務的健康發展,消減了其對消費的推動作用。
信用卡在支付體系中扮演的角色不可代替,作為信貸産品,信用卡還能給銀行創造高額的利潤。銀行為了獲取用戶、增加效益,在營銷、審批、授信等環節上也存在着違規行為。
監管部門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銀行粗放的信用卡業務經營理念急需轉變。信用卡新規的實施,讓一部分銀行不得不重新制定策略,規範信用卡業務發展。
對于銀行而言,對信用卡業務的優化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在信用卡新規的指導下,銀行也要在監管政策和效益之間尋找到平衡點,在審慎合規經營的基礎上,使信用卡業務規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