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工作要觀察入微?日前,湖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20位領導同志開展“深入貧困地區解決群衆問題”專題調研,在10多天的時間裡,他們共深入83個鄉鎮、95個貧困村和15個非貧困村,走訪390戶農家與以往所不同的是,他們這次是自帶貧困村地圖、使用手機導航,進到村裡再随機選線路、随機入農戶,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調研工作要觀察入微?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調研工作要觀察入微
日前,湖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20位領導同志開展“深入貧困地區解決群衆問題”專題調研,在10多天的時間裡,他們共深入83個鄉鎮、95個貧困村和15個非貧困村,走訪390戶農家。與以往所不同的是,他們這次是自帶貧困村地圖、使用手機導航,進到村裡再随機選線路、随機入農戶。
“自帶貧困村地圖”“使用手機導航”“随機入農戶”……這樣的調研方式,确實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循着地圖走、跟着導航看,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想看什麼、就看什麼,既不受所謂“向導”的約束,也不受“經典調研”路線的牽制,如此“接地氣”“走心”的調研,才有可能真正掌握第一手資料、獲取第一手信息。
調研方法決定着調研工作的實際效果。方法虛,則成效虛;方法實,則成效實。要想多聽實話、多察實情,收到調研實效,就要多開展類似的“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式的調研。也難怪在調研後,一位省領導感觸頗深地說:“直接與貧困群衆見面,看到的是真實情況,聽到的是原汁原味的意見,與群衆的心貼得更近了。”
坐在辦公室裡,看到的全是困難;到基層去走走,想到的全是辦法。曾擔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的萬裡同志,經常一部小車、三兩個人,說走就走、随時可停,一竿子插到村訪到戶。可以說,也正是這種“不走規定線路、不看擺好造型”“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調研方式,才讓萬裡同志能作出契合百姓期盼、順應時代發展的正确判斷,提出切實可行、有效管用的方法措施,為後來安徽打響農村改革第一炮打下根基。
一位作家去基層采訪後感慨,如果身子撲不下去,腳上沾不得土,“身到”而不“走心”,胡亂走走,随便看看聽聽,不可能激發出創作的靈感,寫出沾着露珠、帶泥土香的作品。調研亦同此理。一些地方在調研中所暴露出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值得警惕。不管是“浮在面上,沉不下去”式的淺嘗辄止,還是“坐着小車轉,隔着玻璃看”式的走馬觀花,無論是“事先打好招呼、設置規定路線”式的裝模作樣,還是“前有車隊開道,後有随行保障”式的虛張聲勢……凡此種種“不走心”的調研,聽到的隻能是“違心話”而非真心話,看到的隻能是“盆景”而非實景,得到的全是“過濾”的資料和“注水”的數據。這樣做,不僅難以讓調研收到應有效果,還會引起幹部群衆的反感。
調查研究隔層紙,決策執行隔座山。對領導幹部而言,調研是否“走心”,不僅能反映出工作态度好壞、能力水平高低,更能折射出宗旨意識強弱、責任擔當大小。努力在“走心”上下功夫,切實把調查研究作為一項工作基本功練好、練熟,結出碩果,才能有正确的決策和正确的執行。(孟慶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