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
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于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
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内廷兩部分。
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甯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2、天壇
天壇,在北京市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内大街東側。占地約273萬平方米。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豐登之場所。
天壇是圜丘、祈谷兩壇的總稱,有壇牆兩重,形成内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主要建築在内壇,圜丘壇在南、祈谷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牆相隔。
圜丘壇内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等,祈谷壇内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
3、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裡,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裡。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後、二位太子、三十餘名妃嫔、兩位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