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今日迎來閏二月,而在民間,人們對這樣的月份有很多說法,而且每個地方的說法都有可能不同,那麼,具體閏二月有什麼民間說法呢?其中,有人說閏二月要給父母買鞋,你們那需要這麼做嗎?為什麼要這麼做?到底閏二月要給父母買鞋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閏二月有什麼民間說法
閏二月說法
1、閏二月送父母閏月鞋
民間有“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活一千”的說法。部分地區民俗中,逢閏年閏月,孩子要給父母買雙鞋,以報哺育之恩,祈求父母身體健康、平安。有的地區則是逢閏月年,出嫁的女兒要給母親買鞋,祝願父母福壽延年。
2、閏二月婦女喝閏月茶
在武夷山地區,閏月有喝茶的風俗,而且主要是婦女喝茶,男人不能參加,隻有女性才有資格入席。設宴喝茶由村裡農家婦女輪流作東,并邀請近村來的女客入席。茶宴上以茶代酒,可起到融洽情感,增進鄰裡和睦的作用。
3、閏二月忌遷墳安葬
在部分地區,逢閏年閏月有忌遷墳的習俗,說閏月是多出來的一個月,這個月裡鬼門關不開,閏月去世的人要擱到下個月再安葬。而且遷墳更是如此,本月根本無法安葬先人,自然也不能遷墳了。
但實際上,上述說法都是科技水平不發達的時候人們認為的,沒有科學依據。
閏二月是怎麼形成的?
閏二月的産生
我國大部分地區通行着兩種曆法:一種是陽曆,一種是農曆(也叫夏曆)。
陽曆又叫太陽曆,是以回歸年作為曆法的基礎。由于回歸年的長度等于365.2422平均太陽日(即365天5小時48分46秒),它不是整日數。因此,陽曆取365天作為通常的一年,即“平年”。為了清除它與實際回歸年的差距,陽曆用“置閏”的辦法在400年裡增加97日,或每隔四年就在二月份加上一日。這就是陽曆的閏年,也是陽曆的“閏二月”。
農曆則不同,實際上,它是一種“曆月與陰曆相同,曆年與陽曆近似”的“陰陽合曆”。它是以月亮的圓缺盈虧周期作為曆月的依據,又要考慮全年的寒暑節氣。一般地說,月亮的盈虧周期是29.53日(即29天12小時44分2.9秒),稱為一個“朔望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這樣,一年12個月,共354天。陰曆的月份沒有季節意義,這樣,12個朔望月構成農曆年,長度為29.5306×12=354.3672日,比回歸年(365.2422日)少10.88天,每個月少0.91天。一年與陽曆的一年相差10.875天,隻需要經過17年,陰陽曆日期就同季節發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紛飛中度過,17年後,便要搖扇過新年了。使用這樣的曆法,自然是無法滿足農業生産的需要的,所以,我國的陰曆自秦漢以來,一直與二十四節氣并行,用二十四節氣來指導農業生産。
為了使農曆與陽曆在季節上能夠合拍,時令也能一緻,我們的祖先就用“增設閏月”的辦法來“調整餘缺”,在19年中設立了7個閏月,因為19個回歸年的總天數與19個平年加上7個閏月的總天數基本相等。所以,農曆曆法規定:每隔兩年或三年設一個閏月。有閏月的這一年,農曆是13個月,計383.8978天。
我們的祖先通過長期的實踐,把全年分為24個節氣,分别安插在12個月裡面,每月固定有兩個節氣:前一個叫“節氣”,後一個叫“中氣”。比如:正月的“立春”和“雨水”,前一個是“節氣”,後一個是“中氣”。節氣和中氣按照月份順序相間排列。相鄰的兩個節氣和中氣之間,平均相隔30.5天。可是農曆的一個月(朔望月),平均卻隻有29.5天。這樣一來,下一個月的節氣或中氣就勢必比上一個月的節氣或中氣推遲一兩天。到了一定的時候,“中氣”不在月中,而後移至月尾。下一個月就隻剩下一個“節氣”而沒有“中氣”了。所以,農曆曆法規定:凡是隻有節氣而沒有中氣的月份,一律不能獨立成為一個月,它隻能作為一個月的附屬月(副月)——閏月。
閏二月的出現就是因為農曆二月之後的那個月隻有節氣“清明”,“清明”之後的中氣“谷雨”落到下一個月去了,這樣,二月之後便出現了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因此便把二月之後的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沿用二月的名稱,定為“閏二月”,這就是閏二月的道理。
需要指出的是農曆閏月的設置,完全是一種人為的适應自然規律的措施,它跟迷信和鬼神無關。所以,任何“災害與閏月有關”的傳聞(如“閏二月流年不利”)和行為(如農村中的迷信活動),都是有悖科學,而且不值一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