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喜歡養花養草住在闵行七寶,底樓的花園種植了許多花花草草,澆水打理成了他日常的生活,玩得不亦樂乎,花開得特别的茂盛,10 來天前她修剪了花枝,沒幾天現在又花重開了,她甚是高興,于是在微信群裡發了圖文分享給大家,于是我下面發推文這樣說:當一個人心善良的時候,他所看見的世界都是善良的,都是圓滿的,當一個人能舍身處地為别人考慮的時候,花也會開的特别絢麗,是要開兩次花,說明你心裡有善心善念,用佛教來講,不以我的行為去擾亂他人,用上海人的話來講,我不要給别人添麻煩,用社會上的話來講,我要為社會做貢獻,我要為國家做貢獻,有善心善念的人,就是看到花花草草也會開心的,花花草草也跟他互動,因為你善待花木,花草也會以盛開來對待你,所以《法華經》裡面有無情說法的道理。
宮崎駿說:“使人成熟的不是歲月,而是經曆。百味嘗遍,自然看透。看透世态,看淡世事”。“人生就像花草,看似自由,卻身不由己。”一起走進“一花一世界”中,感受絢爛的歡愉,人生路漫漫,總有鮮花伴,讓心靈沐浴在花香鳥語,喜悅滿懷。在瑣碎的生活當中,留一份閑情與花草為伴,雖然花草随無言,但能愉悅你的心情,放松身心,安放心靈,忘卻煩惱,清新明麗雅緻的一束鮮花,讓人不由得眼前一亮,瞬間心情開朗,滿世界盛開着鮮花。養花不是奢侈享受,而是對萬物生長的尊重,更是對生命的敬意。養花是一種心情,一種情趣,更是一場修行,和修心的過程,淡定,從容。
楊绛語:“遠望處都是風景,看近處所愛的都是人生。不負光陰不負己,不負所愛不負被愛。世界五顔六色,我自溫暖純良”。春有百花秋有月,看花給人帶來美好心情,在美的瞬間看到了人生的哲理。佛曰:“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一切皆為法,如夢幻泡影。用一種好心情去看世界,用一種好心情與世界互動,花草世界,一花是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而心态是你心情的全部。用一朵花看世界,世界就在花中;用一隻眼看世界,世界就在眼前;用一顆心看世界,世界就在心裡。生活雖然有煩惱,雖然有得失,卻不是全部。一花一世界,花開又花落,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滅,不執着于生滅,心便安靜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悅,俯瞰着萬物蒼生,人生也擁有了美好。樂觀豁達的人,能把平凡的生活,變得富有情趣,能把苦難的日子,變得甜美珍貴,以平常心看世界,花開花謝都是風景。
《法華經》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意思是樹木花草皆能成佛。其實,成不成佛不重要,重要的是,屬于自己的每一天都有歡喜,有感激,有珍惜。此論根據《法華經》一切有情、無情皆成佛之說與《大乘起信論》之唯識思想,而主張不但一切有情具有佛性,即使草木亦有佛性,皆可成佛。美國作家麗莎·茵·普蘭特說過:當你用一種新的視野觀察生活、對待生活時,你會發現許多簡單的東西才是最美的,而許多美的東西正是那些簡單的事物。《莊子·養生道》裡說: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意思是說,不拼命追求外物,就可以保護生命,保全天性,可以養護精神,可以盡享天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