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巴的動物有:貓、狗、老鼠、狐狸、獅子、老虎、狼、猴等。尾巴,是指位于動物體背部尾端的部分,特别是指構造柔韌可彎曲、且明顯分開于軀幹的附肢部分,大緻上相當于哺乳動物與鳥類的骶骨(薦骨)和尾骨。一般而言尾巴是脊椎動物的專屬特征,然而有些無脊椎動物也擁有類似尾巴的構造,例如蠍子的尾巴、或是彈尾蟲(furcula)分岔的部位。
尾巴是生物學術語肛後尾的俗稱。是脊索動物的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和身體部位。脊索動物的身體以肛門為界,在肛門以後的身體部位稱作肛後尾,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尾巴。裡面有脊索或者脊椎穿過并支持,肛後尾裡面不包含任何内髒器官。在早期的脊索動物,四肢未出現前,肛後尾是唯一的運動器官。随後,随着脊索動物的發展輻射,肛後尾的功能,形态也開始多樣化。比如魚類,鲸類,鳄類等大型水生脊椎動物,尾巴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遊水器官。一些猴子的尾巴長而有卷曲性,可以纏繞樹枝,起到第五隻腳的作用。在陸生脊椎動物中,爬行綱的許多種類仍然保留發達的肛後尾,而鳥綱的尾巴退化。在哺乳綱中,尾巴的演化也是退化的趨勢,因為四肢在陸地生活中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而尾巴退居次要作用,比如馬和牛的尾巴隻是一個驅趕蚊蠅的附屬器官,貓科動物的尾巴也隻是個平衡棒的作用,犬科動物的尾巴隻是個交流信息的工具。高等的大型靈長類,比如人和猩猩的尾巴除了在胚胎期出現外,在成年時則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