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潑水節一到,熱鬧且隆重的泰國新年節日就要來了,泰國潑水節也叫做宋幹節,是泰國的新年節日,泰國潑水節這一天會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一起享受這個充滿幸福感的潑水節日。那麼,泰國潑水節是什麼時候?泰國潑水節的來曆及習俗有哪些呢?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泰國潑水節是什麼時候
泰國宋幹節又稱潑水節,在每年的4月13日,曆時三天,是泰國的重要節日。泰國潑水節代表着清除所有的邪惡、不幸和罪惡,并懷着一切美好和純淨開始新的一年。
“宋幹”一詞起源于梵文,意指“跨越”或“向前邁進”,與農曆時間一緻。當太陽經過由牡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處女、天秤、天蠍、射手、魔羯、水瓶、雙魚等十二宮時吸收時間,每個宮的運行需30天,因此一年共十二宮,這種農曆計算方式受印度的影響,東南亞部份國家如:泰國、緬甸、柬埔寨及老撾等廣泛使用。4月13日是“瑪哈宋幹日”也是泰國新年,太陽由雙魚宮轉到牡羊宮,此時地球以正角度穿過太陽,使得白天和晚間的時間一樣長。
泰國潑水節的來曆
泰國潑水節也叫做宋幹節,“宋幹”一詞起源于梵文,意指“跨越”或“向前邁進”,與農曆時間一緻。當太陽經過由牡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處女、天秤、天蠍、射手、魔羯、水瓶、雙魚等十二宮時吸收時間,每個宮的運行需30天,因此一年共十二宮,這種農曆計算方式受印度的影響,東南亞部份國家如:泰國、緬甸、柬埔寨及老撾等廣泛使用。4月13日是“瑪哈宋幹日”也是泰國新年,太陽由雙魚宮轉到牡羊宮,此時地球以正角度穿過太陽,使得白天和晚間的時間一樣長。
泰國潑水節的習俗
宋幹節除夕日
宋幹節除夕日,不僅要準備新服裝,還得做糯米褐糖糕,以用于布施僧侶或分發給左鄰右舍;糯米褐糖糕用褐色糯米做成菱形甜糕,糕點下以褐糖糕襯底;民衆分發糕點不僅表示相互之間的情誼,同時還藉此比賽制作糕點的技巧。
在除夕日制作的糯米褐糖糕,富有人家将制作大量的糖糕以分發給親朋好友及左鄰右舍,不僅藉此顯示其經濟地位,還藉此機會行善積德。因古時此種甜品不像現在随地可買到,若想吃到甜品必須自己動手做,使緻無論是宋幹節還是其他任何典禮,必須動用大量人工齊心合力制作以貢獻給僧侶、長輩、左鄰右舍。鑒此在各個節日期間,都喜好贈送甜品、甜糕,好似西方人士以蛋糕代表情誼一樣。
施僧儀式
在宋幹節除夕日或瑪哈宋幹節期間,民衆們清晨就起床準備好各種供奉物品、米飯後,将其放置在圓盆内,男女老少們身着早已準備好的色彩鮮豔的新衣服,攜手前往佛寺内共同齋僧行善積德,少女們更是藉此節日精心打扮,祈求吉祥。齋僧行善後,民衆聚集在佛殿内将各自準備的食物供給僧侶用膳,由佛教信徒代表負責供奉食物,僧侶用膳完畢後,衆僧侶藉此機會說經布道,然後信徒們離開佛寺共同慶祝佳節。
堆沙佛塔
并無明文規定一定要在宋幹節堆沙佛塔,也可在宋幹節前後堆沙佛塔,而且不必隻在河邊附近的佛寺内進行,在泰國北部,也有部分地區在河邊附近佛寺堆沙佛塔,如:甘烹碧府在舉行堆沙典禮時,前往河邊舉辦佛教齋僧行善儀式,稱此儀式為:“流水河邊堆沙佛塔”。至于東北部地區分為兩段時間舉辦齋僧行善活動,首期是除夕之日在廣場内共同齋僧行善,後期是在宋幹節在家門前舉行。
春武裡府是拉差縣内人們和其他省府一樣也舉辦齋僧行善活動,不過舉辦活動地點在馬路兩邊,大家認為隻要懷有誠心,無論在何地舉辦都可。泰國南部洛坤府堆沙佛塔活動分為兩次,一次是除夕期間在佛寺内舉行,還有一次是在瑪哈宋幹節時由全家合力在院中堆佛塔,所堆的大小随意,主要得看搬運沙子的數量來決定。堆沙佛塔的沙子來自河邊或海邊,搬運沙子工作不用雇傭他人代勞,主要由年輕力壯的男女青年合心協力以竹籮挑回。
放生
放生儀式主要着重把魚兒放入河内,因為此舉對曼谷市民來說比較方便,放生的魚兒基本上是人們不太喜好烹調的活小魚,放生到小魚大多為鲫魚或鱗魚,因為死亡率少。
放生
擡魚遊行活動,男青年将不在當地縣府内參加遊行隊伍,但是按照風俗習慣,當地男士将前往其他縣府參加以促進各個社區的團結。
放生(放魚、放鳥),一般是在宋幹節舉行放生活動,因在宋幹節前是氣候幹旱,土地幹沽,河溝内的魚兒也因缺水聚集在一起,沒多久河溝裡的水因氣候炎熱而幹旱導緻死亡,這時候村民結群前往河溝抓魚,要是小魚的話,大都飼養在家内魚池裡,藉此行善積德,飼養至宋幹節時将飼養的河魚放生,逐漸成為泰國人民宋幹節的習俗,不僅可以放生魚兒,也可放生飛鳥。
誦經
除了在宋幹節放鳥、放魚活動以外,還有一種習俗就是将去世長輩的遺骨取下後誦經積德,此風俗隻做一次但無規定固定日期,由親屬約定舉行日期,一般是在浴佛日或者在宋幹節的最後一天舉行誦經儀式。若在宋幹節首日舉行,待僧侶早齋食後,即可舉行。照古時習俗是不将骨灰放在家内的,村民們将親屬遺骨火化後,骨灰放在圓尖五彩瓶内埋在佛寺的菩提樹下,每年都會恭迎僧侶前往誦經。
浴佛、浴身及潑水
浴佛儀式須準備:鮮花、馨香、蠟燭,然後用安息香水潑灑在佛像上以虔祈福德,潑灑安息香水後,恭迎佛像前往大街小巷讓民衆們向佛像潑灑清水,節日氣氛歡樂。爾後大家共同前往佛寺向浴僧,一般為佛寺内的住持;灑水禮完畢後,住持身着善信人士供奉的新袈裟,主持誦經典禮,主要是為各位佛教信徒祝福,除此以外,還有一項習俗就是在長輩或受尊敬人士手心灑水祈福,藉此促進社會和諧。
浴佛禮完畢後,大家攜手前往大街小巷,即此開始了紅火熱鬧的潑水節,人們互相潑灑清水,并且前往佛寺内聚集進餐,聚餐會上的食品是由村民們自由捐贈,以促進社會和諧、團結一緻。
宋幹節浴佛、浴僧的習俗的根本意義就是通過灑水,不僅促進當年的雨量,同時通過清理、淨化,意旨豐衣足食,因有豐富的水量,可以助長種植結果,還有一個意義就是清楚所有的邪惡、不幸與罪惡。所以在各種佛教儀式内,都和水有關如:結婚典禮、死後向死者手上灑水、剃頂鬓及剃度儀式。
灑水禮
泰國西北部在新年第一天舉行灑水禮的用品除了鮮花、馨香、蠟燭及更換的新衣服以外,還有槟榔蒟醬葉,因為槟榔葉也意旨尊敬長輩、友情,另外還有金合歡水及安息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