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乒,出生12天,在後腦勺下面挨着脖子的地方發現了一塊紅色的斑塊,用手觸摸起來是平平的,沒有突起。乒乒近幾天的生活習慣并沒有改變,也沒有接觸新的東西。”
“乓乓,出生時就可以在他額頭上有一小塊,隐隐約約能看到的紅斑。這個紅斑貌似不痛不癢,對乓乓的睡眠和飲食都沒有影響。”
以上是分别是兩個患兒媽媽的自述,乒乒和乓乓的情況一樣嗎?我先揭曉一下答案,兩個小寶寶的情況并不一樣,乒乒是新生兒紅斑的小患者,而乓乓是鮮紅斑痣的小患者。大家是不是很疑惑?孩子也差不多大,也都是一塊紅斑,怎麼就是兩個不同的疾病呢?下面我來為大家揭開真相。
一、新生兒紅斑知多少?
新生兒紅斑又稱為新生兒中毒性紅斑或者是新生兒荨麻疹,此病可以在出生時就發病,但大多數的患兒在出生後4 天内發病,最遲發病的患兒也在生後 2 周。一般新生兒紅斑患兒的病變處皮膚呈淡紅色,常位于頭頂中線後、頸部、骶部,偶爾見于眉間皮膚。
皮膚損害表現多樣,可以為紅斑、丘疹(直徑小于一厘米的實性的、隆起型病變組織)、風團(淺表的真皮組織層發生水腫引起的暫時性的、凸起性病變表現。顔色可以是紅色,也可能是蒼白色,形狀不均,大小不等)和膿疱(局限性的空腔隆起型的病變,内部一般含有混濁的膿性液體組織)等。可以散在分布,也能融合成片。
新生兒紅斑容易發生可能有患兒的生理狀态有一定的關系,一方面新生兒的皮膚很嫩,并沒有形成足夠強大的角質層;另一方面,新生的毛細血管網發育良好。受到一定的刺激時容易使皮膚充血,表現出來就是我們肉眼所能看到的紅斑。
國内對新生兒紅斑這方面的研究少,目前就導緻新生兒紅斑的病因尚不明确。有學者對新生兒紅斑的易患因素進行研究後指出,足月兒、陰式分娩、出生體重較大及出生于冬、夏季有關為易感因素,而與性别、胎次無關。
也有學者提出:配方奶喂養或混合喂養的新生兒比母乳喂養更易患新生兒紅斑,提示牛奶蛋白過敏可能是早期新生兒紅斑的易患因素。牛奶蛋白過敏多見于嬰幼兒,為牛奶蛋白引起的異常或過強的免疫反應。
了解完新生兒紅斑的一些特征及易患因素後,大家是不是對鮮紅斑痣以及二者到底有何不同更感興趣了呢?接下來我們詳細了解一下。
二、鮮紅斑痣是何物?與新生兒紅斑有哪些不同?
鮮紅斑痣又稱葡萄酒色斑,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紅胎記,是一種先天性毛細血管擴張畸形,屬于脈管畸形的一種。鮮紅斑痣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确,有可能與皮損區支配毛細血管的神經異常有關,有學者認為可能與鮮紅斑痣皮損區體細胞 GNAQ 基因的活化突變相關。
鮮紅斑痣,常在出生時出現,好發于頭、面、頸部,也可累及四肢和軀幹。 表現為邊緣清楚而不規則的紅斑,壓之褪色或不完全褪色。 紅斑顔色常随氣溫、情緒等因素而變化。随着年齡的增長,病竈顔色逐漸加深、增厚,并出現結節樣增生。 部分嚴重的病變可伴有軟組織和骨組織的增生,導緻局部增大變形。
鮮紅斑痣随着年齡的增長并不會自行消退,相反,斑塊顔色會逐漸加深,呈現由鮮紅色至紫紅色的變化。病竈逐漸增厚,約一大半數的患兒在成年期可出現結節,給患兒帶來嚴重的精神壓力和心理負擔。
隻有少數的鮮紅斑痣患兒會伴有一場出汗異常或者是感覺的異常情況,患兒自己并不會表達,父母如果再不細心的話,就很難發現,這也是為什麼多數的患兒就診時,其父母所表達的症狀是無不适症狀。
鮮紅斑痣分為三個類型。①粉紅型,病變區平坦,呈淺粉紅至紅色,壓之完全褪色;②紫紅型:病變區平坦,呈淺紫紅至深紫紅,壓之褪色或不完全褪色;③增厚型:病變增厚或有結節增生,壓之不完全褪色或不褪色。
二者的區别在哪裡呢?首先就是病變的表現,鮮紅斑痣的表現比較單一,隻有紅斑一種,而新生兒紅斑表現多樣。病變好發的部位不同,以耳廓為分界線,耳廓向前是鮮紅斑痣好發區域,向後是新生兒紅斑的好發部位。
緻病的原因不同,鮮紅斑痣是先天性的脈管畸形的一種,而新生兒紅斑是過敏原等刺激産生的充血改變。大概的不同就是上面三點,針對于兩種不同的疾病而言,我們應該分别給予什麼治療方法呢?
三、新生兒紅斑與鮮紅斑痣的現階段治療方法對比
新生兒紅斑的治療因患兒自身的體質狀況與環境因素、病症發展速度不同而有差異,病症較輕的患兒可自行痊愈,不需要給與任何的治療方案。較重的患兒可發展為新生兒膿疱疹,膿疱疹可合成片狀,要及時運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療法,防止病症的繼續加重引起新生兒敗血症的發生。
目前鮮紅斑痣的治療方法主要有脈沖染料激光(PDL)、長脈寬 1064 nm Nd ∶YAG 激光、PDL/Nd ∶YAG雙波長激光、強脈沖光(IPL)、755 nm 長脈沖翠綠寶石激光以及光動力療法(PDT)等。
在國内以及國際上現行的鮮紅斑痣治療方法首位選擇的就是脈沖染料激光,它讓血管中的靶色基氧合血紅蛋白吸收光能然後産生熱量,紅細胞被破壞後凝聚形成血栓以達到梗阻血管的目的,同時将熱量傳導至周圍血管壁,最終使血管内皮細胞壞死。
但是,随着臨床患者增多,發現脈沖染料激光對鮮紅斑痣紫紅型和紫紅型伴增厚或結節型療效欠佳。而且有一部分患兒在治療數次以後,就産生治療抵抗。
脈沖染料激光聯合血管生成抑制劑。激光治療過程中可誘導未完全閉塞的血管産生損傷修複,誘發毛細血管的再生和再通,使其血流量恢複将治療區顔色逐漸恢複紅色及暗紫色外觀,使療效大大降低。但同時應用咪喹莫特等免疫調節劑,可以抑制腫瘤新生血管形成,以增加治療療效。
長脈寬 Nd∶YAG 1064 nm 激光穿透深度可達 5~6mm,且黑色素對這一波段激光吸收率極低,故适用于治療紫紅型和紫紅型伴增厚或結節型以及對脈沖染料激耐受的鮮紅斑痣,其療效要明顯優于既往使用的短波長激光。
光動力治療又稱血管靶向光動力療法,是利用激光激發富集于畸形毛細血管内皮細胞中的光敏劑所産生的單線态氧,選擇性地破壞畸形毛細血管網。該方法是繼選擇性光熱作用治療之後,另一靶向性強、療效好、安全性佳,且無熱損傷的治療新技術。需根據患者個體和病情,制定個性化方案,主要參數包括光敏藥物與劑量,激光參量與治療量,以及治療區規劃等。
強脈沖光并非激光,而是一種普通光,波長為500~1200 nm,可根據治療目的不同選用濾光片濾除光譜,形成特定波長的強光發出。由于寬譜選擇性低,所含波段的能量同樣可被表皮中的黑色素競争性吸收,或者就此種療法對黑色皮膚人群很不友好。
醫生提醒
不論是新生兒紅斑還是鮮紅斑痣都要求各位家長朋友在照顧小孩子的時候要足夠細心。如果病變組織的紅斑表現不明顯,再加上孩子并沒有表現出來不舒服,就很容易忽視。如果是新生兒紅斑大多數的患兒輕症患兒可以自愈,但鮮紅斑痣并不會自己消退,發現的時間太晚,可能對患兒的身心造成嚴重的影響。
參考文獻1、不同方法治療鮮紅斑痣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吳 玲,陳曉棟
2、出生早期不同喂養方式對新生兒紅斑發病的影響 姜 書* ,郭春豔
3、新生兒紅斑易患因素的研究 林淑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