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ST段擡高,我們會首先想到急性心梗的特征性心電圖改變——ST段弓背向上型擡高。臨床上,除了急性心梗以外,還有很多心血管疾病甚至其他系統疾病也可能導緻ST段擡高。
急性心肌梗死
損傷區導聯上ST段常呈弓背向上擡高,與T波連續形成單向曲線;随後,直立的T波開始倒置并逐漸加深,形成壞死性的Q波;損傷型的ST段擡高和缺血型T波倒置可并存。(特點:弓背向上、動态演變)
圖1 急性心梗超急性損傷期
圖2 前間壁心梗
室壁瘤
室壁運動異常導緻胸前導聯ST段擡高,振幅多<0.5 mV;對應導聯ST段壓低,一個或多個胸導聯QRS波呈rsR’型。一般認為心肌梗死後ST段大于0.3 mv超過半個月以上則提示室壁瘤形成。與急性期心肌梗死的區别主要是無動态演變。
此外,心肌轉移性腫瘤也可出現類似心肌梗死的ST段擡高。
圖3 廣泛前壁心肌梗死後形成左室室壁瘤,前壁導聯ST段擡高伴随V4異常Q波
變異型心絞痛
亦稱為Prinzmetal心絞痛,冠脈痙攣導緻心肌缺血、損傷,出現損傷區導聯ST段擡高0.2 mV以上,最高可達1.5 mV以上,大約半數患者對應導聯ST段下降;ST段擡高導聯的T波高聳,兩支對稱,波頂變尖,呈急性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的動态特征;QRS時間延長至90~120 ms,振幅增大;QT或QTc正常或縮短;可見缺血性QRS、ST、T或QT電交替。通常持續時間較短,若痙攣時間過長可導緻心肌梗死。
圖4
Takotsubo心肌病
心電圖表現為ST段擡高,典型為胸前導聯ST段擡高,部分病例下壁或側壁導聯也可出現ST段擡高;可有T波異常,多為T波倒置;還可出現病理性Q波。
圖5
急性心包炎
ST段彌漫性弓背向下擡高(一般不超過5 mm),aVR導聯ST段壓低;II導聯中的ST段擡高幅度高于III導聯,III、aVL導聯ST段均有擡高;可見PR段壓低,T波普遍倒置或低平,QRS波低電壓,無異常Q波,無動态演變,常伴窦性心動過速。
圖6
急性心肌炎
可導緻彌漫性ST段擡高,可能呈弓背向上,甚至呈單向曲線。暴發性心肌炎可出現ST段擡高和病理性Q波,酷似心肌梗死。心肌酶譜變化不同于急性心肌梗死,峰值持續時間較長。
圖7 暴發型心肌炎患兒心電圖,窦性心律,除aVR外,各導聯可見QRS波群及ST-T呈2:1電交替,I、II、aVF、V5導聯ST段呈弓背向上型擡高0.05~0.8 mV,T波直立與ST段融合形成單向曲線,擡高程度呈2:1交替出現;III、aVL、V3與ST段擡高0.6~1.2 mV,與壓低0.1~0.2 mV的交替,T波直立與低平或倒置交替;aVR、V1 ST段壓低0.2~0.4 mV,T波直立
心髒手術後心肌損傷
可出現心包與心肌損傷引起的ST段擡高,持續一周左右ST段恢複正常。
圖8 心髒手術後心肌損傷
左心室肥厚
可表現為V1-V3導聯ST段凹形擡高;V1-V3導聯S波越深,右胸導聯ST段擡高程度越明顯,可達0.5 mV以上;V4-V6導聯ST段下降。
圖9 左心室肥厚患者心電圖,孤立性的V1、V2導聯ST段擡高
左束支傳導阻滞
V1-V3導聯ST段凹形擡高,S波或QS波越深ST段擡高程度越明顯;ST段方向與QRS主波相反,QRS時限大于0.12 s;T波高聳,ST-T改變持續存在。
圖10
早期複極
心室除極尚未結束,部分心室肌開始複極化。胸前導聯的ST段擡高,凹面向上,V4導聯最明顯;II導聯的ST段擡高幅度大于III導聯,III導聯和aVL導聯的ST段方向一緻;aVR導聯可有對應性ST段壓低;J點擡高有切迹(0.2 mV左右,最高可達1.0 mV以上),T波直立高聳;PR段輕度壓低(心房組織早期複極),但幅度小于心包炎;QRS振幅增高但時限變短,起始部緩慢,下降段快速。沒有動态改變。
圖11
圖12
Brugada綜合征
右胸導聯ST段擡高,呈下斜型、馬鞍型或混合型擡高,一般局限于V1、V2導聯;ST段擡高起始于R或R'波頂部,并出現T波倒置;對應導聯無ST段壓低,伴或不伴有束支傳導阻滞,無動态演變過程,Q-T間期正常。
圖13 Brugada波的三種類型
圖14 Brugada綜合征患者心電圖,右胸導聯(V1、V2)QRS波群增寬合并右束支傳導阻滞及ST段擡高
高鉀血症
右胸導聯、aVR導聯ST段擡高,多為下斜型;其它心電圖特征包括寬大QRS波、T波高尖呈帳篷狀、P波低平或消失。
圖15 第1-7列分别為高鉀血症、左束支傳導阻滞、左心室肥厚、Brugada綜合征、急性心包炎和急性前間壁心肌梗死(第6、7列)
低體溫
低溫時心電圖出現Osborn波,位于QRS波和ST段連接處,凸面與QRS波同向,持續一定時間,呈圓頂型或駝峰狀。Osborn波與心肌梗死ST段擡高的區别是,前者有低溫的病因,波形擡高主要在R波降支和ST段起始部,不出現異常Q波。
圖16
迷走神經張力增高
ST段呈上斜型擡高,肢體導聯不超過0.2 mV,胸導聯不超過0.25 mV;T波振幅增高,前肢長,後肢短;基本心律較慢,多為窦緩;心率越慢,ST段擡高越明顯,心率增快時ST段擡高不明顯;多次複查心電圖,ST-T形态不變。
圖17
心髒電複律
心前區經胸腔直流電複律患者可出現短暫的ST段擡高。心電圖表現為ST段顯著升高,往往超過10 mm,但僅僅持續1~2分鐘。
圖18 經胸電複律(↑所示為電複律)
肺栓塞
心電圖特征包括右胸導聯T波倒置;前間壁和下壁導聯ST段擡高伴T波倒置;S1Q3T3;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滞;窦性心動過速等。
圖19
正常ST段擡高
超過90%的健康年輕男性1個或多個胸前導聯的ST段擡高達3 mm(範圍1~3 mm),在V2導聯更常見;S波越深,ST段擡高越明顯;這種擡高的ST段是凹形的,而急性心梗(接近60%的病例)的ST段擡高通常是凸型的;同時還會伴輕度的PR段壓低,這與心包炎的心電圖是有區别的。
在男性中,ST段擡高的發生率随着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在≥75歲的男性中有大約30%會有ST段擡高。而女性中有20%存在ST段擡高(至少1 mm),且不受年齡影響。
圖20
正常變異
V3-V5導聯ST段擡高呈拱形,T波倒置;多數正常變異QT間期較短。
圖21
緻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右胸導聯ST段下斜型擡高,起點往往是R’頂端;半數患者右胸導聯T波倒置,胸前導聯T波倒置範圍與右心室增大程度呈正比。特征性的Epsilon波,有助于早期識别無症狀患者。
某些緻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電圖表現與Brugada綜合征相似,兩者之間往往難以鑒别。
顱内出血
包括蛛網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腫等,可出現彌漫性ST段擡高。
圖22 74歲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A.入院時正常心電圖,B.入院第3天,蛛網膜下腔出血時的心電圖,C.入院第4天心電圖,D.入院第5天心電圖
其他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左室舒張負荷增重,V4-V6導聯出現窄Q波、R波增高、ST段輕度擡高、T波增高。
氣胸:心電圖可出現V1-V4導聯呈QS型,ST段輕度擡高或r波進展不良。
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可出現I、aVL及胸前導聯ST段擡高。
技術僞差:心電圖機“線性響應”僞差可緻弓背向上的ST段擡高,易發生于基線位置過低時,将基線調整到記錄紙中位時,ST段擡高的僞差消失。
此外,主動脈夾層、預激綜合征等疾病也可能出現ST段擡高。心電圖ST段擡高的疾病這麼多,我們需要仔細分析ST段擡高的形狀、幅度以及擡高的導聯,觀察心電圖動态變化,并結合患者的臨床特點和心肌酶學、超聲心動圖等輔助檢查做出診斷。
參考資料:
[1] Steven Lome. 50 Cardiology Pimp Questions. healio. March 5, 2014
[2] 胸前導聯ST段擡高:5個病例,原因各不同. 醫脈通. 2017-02-28
[3] 盧喜烈. ST段擡高的臨床意義.臨床心電學雜志. 2005,3: 164-165.
[4] 盧冬喜, 等. ST段擡高的鑒别診斷.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8,8(23): 5559-5560.
[5] 施翔翔, 等. 心電圖ST段擡高發生機制與臨床意義.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1,3(5): 398-399.
[6] 張文博, 郭繼鴻, 馬建群(譯). 心電圖解析-從病理生理到臨床應用. 天津科技翻譯出版有限公司.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