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詩經•邶風擊鼓》
01他們的生活,沒有“儀式感”
他們甚至不知道什麼是情人節。
不過情人節,不過生日,不過結婚紀念日,不過父親節母親節,沒有互贈的禮物,沒有浪漫的燭光晚餐,沒有擁抱與親吻,他們的生活裡,沒有屬于自己的節日。
他們的生活,似乎缺少了太多的“儀式感”。
可是啊,每次看到他們,都會發現,他們看着彼此的時候,哪怕現在已是花甲已過人近古稀,已經略顯渾濁的眼裡,依然有光。
溫柔,缱绻,甜蜜,牢牢地勾住彼此的視線。
就像初戀的時候。
但從挺拔玉立的青春年華開始攜手,一直走到了花甲之年,不離不棄,相濡以沫。
相伴相守近50年。
50年,金婚。
02齊心協力,建設小家
他們都是最普通的農民,這一輩子,勤勤懇懇,從未離開過腳下的那片土地。
栽田種地,割谷打場,喂豬養雞,洗衣做飯,趕牛澆園……
把種出來的最好的糧食交公糧,積極地參加農村的義務勞動,防洪抗澇,挖塘泥,通溝渠,植樹栽草;
也細心地修葺着自家的小院,春天的花草,秋天的石榴柿子和葡萄,架上裡的雞,欄裡的鴨和大鵝,還有圈裡的豬……
在伺弄農活養家生産方面,他們從來都不會糊弄,也不敢懈怠。
畢竟,院子裡的水果是嘴饞的我們從結出青澀的小果子時就一直心心念念地守望着的;雞蛋鴨蛋和鵝蛋,是我們學費的極其重要的組成;圈裡的大胖豬,則是過年的時候一家人的希冀——更是一年四季食用油的重要來源……
菜園裡白菜蘿蔔茄子土豆辣椒豆角,吃不完,還能摘一些挑到集市,然後,換回我們兄妹的本子和鉛筆。
偶爾,也有香香甜甜的雞蛋糕,把爺爺奶奶的份兒留足,然後我們一小口以小口地、小心翼翼地把分給我們吃完,意猶未盡。
03少紅臉,少吵鬧
贍養老人,撫育子女,建設小家,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竭盡自己的所能,為長輩,為子女提供物質和精神的給養。
父母雖然小學都沒念完,但他們依然拼盡了全力,把我們兄妹撫養成人。上學,工作,成家……在該做那件事的年紀,在父母的操持下,在那個年紀到來的時候,都順順當當地完成。
沒有大富大貴,但也從不缺衣少食。給予的愛和呵護,更是在我們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不曾缺席。
從記事起,父母從來就沒有打過我們,甚至大聲地呵斥的時候都很少。在農村,這一點尤為難得。
看着村莊裡有的小夥伴三五不時就吃一次“細棍炒肉”“跳腳米線”,深深覺得,我們真是好幸運好幸福。
在我們面前,父母幾乎從來沒有講過粗話髒話,偶爾有紅臉或者争執,也不在我們跟前。
04他們有缺點,并非完人
作為最普通的農民,父母并非是完人。他們也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比如,父親的“不出頭”。
用現在的流行語來說,就是父親有點“社恐”。
雖然父親種田種地是一把好手,泥工瓦匠砌磚蓋瓦的手藝也是能達到匠人的水平,高超的廚藝養刁了一家老小的嘴巴,村裡的紅白喜事的總廚更是非他莫屬……
但是,要是去集市上賣個菜賣個雞蛋什麼的,他就慫了。千般推脫萬般不願。
再比如,誰家有個事兒去幫忙,或者大席上遇到了酒友,喝起來就沒個譜,喝醉了摔破頭的事兒也發生過幾回……
母親回自己的娘家時,也會和外婆還有姨們吐槽自己的婆婆,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也會甩臉子,割稻收包谷勞累一天回到家,看到冷鍋冷竈也會摔碗砸筷……
也會因為“你家的雞吃了我家的菜”,“我家的豬啃了你家的瓜”,諸如此類的瑣事和鄰居吵上幾嘴,并大有老死不相往來之勢。
事情過去了,又是你送我把青菜,我送你一筐柿子,該怎麼處就又怎麼處。
……
05“抱怨”的話裡,是恩愛
老伴老伴,老來相伴。
感謝上蒼的眷顧,年近古稀的父母,依然能吃能喝能睡,健康平安。
在小小的村莊裡,老兩口養幾隻雞,幾隻鵝,大夏天的午後,和村裡的大爺大媽們一起在細葉榕的陰涼裡,下象棋打撲克。
到太陽斜斜地照射到了東邊的院牆,老兩口“分工合作”,父親做飯炒菜,母親喂雞喂鵝,吃完晚飯,沿着幹淨的河堤,慢慢地走在夕陽的餘晖裡。
趕集天的時候,慢悠悠地騎着老年代步車,到集市上吃一碗米線,再慢悠悠地騎回家。
小小的車兜裡,有想吃了很久的軟甜柿子,肥皂還有牙膏……
田地是種不起了,畢竟年近70的人了,租給了他人。
“起來後,要掃院子,要喂雞喂鵝,洗漱完,做早餐吃早餐,完了去田埂上割鵝草,回來做午飯,然後洗衣服……一天天的忙得屁股不落地,真是一刻不得閑。”
每周和母親通電話,她總是這樣“抱怨”。
“不過這樣動一動也挺好,老是閑着,身子容易生鏽。”
沒等我說話呢,母親反而安慰我,“放心,那些重活我們都不做了,就是閑不住,找點事幹幹,就當是鍛煉身體了”。
“你總喜歡和孩子告狀,這麼點小事也要講”,聽到母親在電話裡又将他在村裡吃酒席時喝醉的糗事告訴了我,一向少言寡語的父親在一邊小聲念叨。
“年紀一大把了,還和那些小年輕拼啥拼,你自己就沒個譜!自己的身體,自己要保重。”
……
06老來伴,就要相伴一生
聽着母親在電話那頭的“告狀”,還有絮絮叨叨的話語,我心裡泛起了濃濃的溫情,想象着他們年輕時的樣子,回想着中年時候的他們,也在想念着現在已經六十九和七十歲的他們……
那些未曾參與的,或者已經模糊的,依然曆曆在目的,場景、畫面,仿佛就生成了巨大的卷軸,一幀幀,一幅幅,在眼前徐徐展開。
青春挺拔婀娜俏麗的身影,辛苦操持揮汗如雨的背影,兩鬓染霜皺紋堆滿的剪影……
沒有轟轟烈烈,沒有海誓山盟,也沒有太多的甜言蜜語,50年,這一路走來,從當初的青春芳華,到今天的夕陽遲暮,他們一直陪伴在彼此身邊。
這如同細水一般長流的愛情,不離不棄的相守,抵得過所有的歲月綿長。
07相愛的人啊,天下一定有很多
我想,像我父母這樣的相愛相守相伴一生的人,普天之下,一定還有很多很多。
他們,都是芸芸衆生裡最普通最平凡的一個,過着普通的日子,操心着柴米油鹽,煩心着兒女學業與婚事,忙工作,忙農活,忙一日三餐……
偶爾拌嘴,偶爾冷戰,卻又很快地和好如初。
真的很羨慕這樣平實又富足的愛情。
也很想知道,這些相親相愛了一輩子的父母們,他們的愛情,是如何做到了這麼長效“保鮮”的……
已經人到暮年的他們,坐在夕陽裡,一起話生命的美好,感受歲月的靜美。
接下來的日子,同樣相依相伴,一起回想曾經的相濡以沫,一起去看曾經的細水流長。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歡笑,留到以後坐着搖椅慢慢聊。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直到我們老得哪兒也去不了,你還依然把我當成手心裡的寶……
趙詠華的這首《最浪漫的事》,大概,就是我們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對愛情的終極向往吧!那麼 ,就祝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也祝福我們的父輩們,健康,平安,長相厮守一生!
我是輕霜,感謝閱讀,感謝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