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美食
/
感恩節習俗 吃什麼慶祝節日
感恩節習俗 吃什麼慶祝節日
更新时间:2025-04-03 09:19:39

  感恩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為了慶祝節日的到來,人們還會準備豐盛的美食,全家一起歡聚在一起,那麼在感恩節吃什麼慶祝節日的到來呢?接下來就跟随本期的飲食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感恩節吃什麼慶祝節日

  烤火雞

  美國吃火雞的曆史已經有近四百年了。這個象征豐收團圓的感恩大餐“Thanksgiving Dinner”中的“Dinner”原本并非指晚餐。而應該在中午吃。美國人吃火雞的習俗是将火雞的腹内裝填各種材料,放入烤箱内烤熟。等烤熟後将整隻火雞端上桌,再用刀叉把烤好的火雞分切一起享用。換句話說,他們吃的是“全雞”。

  烤火雞在西方人的感恩節餐桌上,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該習俗起源于美國曆史的開端,1620年,英國一批主張改革的清教徒,不堪承受統治者歧視,先逃到荷蘭,9月初,乘船遠渡重洋,準備流亡美國。于11月終于到達了美國東海岸,在羅得島州的普羅維斯敦港登陸。當時,此處還是一片荒涼未開墾的處女地,火雞和其他野生動物随處可見。

  時值寒冬,來到陌生的地方,缺衣少食,惡劣的環境正在威脅着他們的生命。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當地的印第安人給他們送去了食物、生活用品和生産工具,并幫助他們建立了自己的新家園。

  這些英國人在安頓好新家以後,為感謝在危難之時幫助、支援過他們的印第安人,同時也感謝上帝對他們的“恩賜”,1621年11月第4個星期四,将獵獲的火雞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并與他們進行聯歡,慶祝活動持續了三天。英國移民為了感謝救助他們的印第安人,移民們舉行了豐盛的感恩會,用烤火雞和玉米糕點款待印第安人。

  此後,每年11月第四個星期四都要舉行這樣的慶祝活動,除招待印第安人食烤火雞外,并在一起舉辦射箭、跑步、摔跤等體育競賽,夜晚還圍着篝火盡情歌舞,共享歡樂。火雞在烤制前會用各種香料進行腌制,整隻烤制,雞皮呈深棕色,肚子裡還要塞上許多拌好的食物,如碎面包等。烤出的火雞色澤金黃,雞皮油潤不開裂,雞肉嫩滑。用刀切成薄片,澆鹵汁、灑鹽食用,味道鮮美。

  南瓜餡餅

  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滿載不堪忍受英國國内宗教*害的清教徒102人到達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們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處在饑寒交迫之中,冬天過去時,活下來的移民隻有50來人。這時,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給移民送來了生活必需品,還特地派人教他們怎樣狩獵、捕魚和種植玉米、南瓜。

  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移民們終于獲得了豐收,在歡慶豐收的日子,按照宗教傳統習俗,移民規定了感謝上帝的日子,并決定為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邀請他們一同慶祝節日。南瓜是北美洲盛産的食物,于是移民們做了美味的南瓜餡餅送給當地的印第安人,意味着美好生活的開始像南瓜餡餅一樣生活甜蜜蜜,忘記以往的傷痛及表示感恩。

  紅莓苔子果醬

  小紅莓(Cranberry)是一種又小又酸的野莓,生長在麻塞諸塞州和新英格蘭各州的沼澤地區,用它制作的紅莓醬是第一次感恩節餐桌上的食物,如今感恩節的餐桌上也少不了它。

  印第安人把小紅莓叫做“ibimi”,意思是“苦莓”,用它的果實治療各種炎症,用果汁來染紅地毯和毛毯。美國早期移民則叫這些“鶴莓”,因為小紅莓的花把草莖拖的倒垂下來,很像脖子細長的白鶴。

  印第安人教導清教徒怎樣使用糖和水來烹饪小紅莓,做成紅莓醬。小小的紅色果實口味略酸,但做成果醬非常的爽口,酸甜怡人。在感恩節前後,家家戶戶都熱衷于做口味各異的紅莓苔子果醬,那酸甜的味道最适合出現在一家團聚的感恩晚餐上。

  玉米面包

  感恩節和美洲印第安人,特别是和印第安人對玉米的種植有十分密切的關系。1620年9月6日,一批英國清教徒難以忍受宗教的*害,搭乘“五月花号”木船駛往美洲。他們在疲勞、饑餓、寒冷和疾病的襲擊下在大西洋上漂泊了65天,最後到達北美殖民地的普利茅斯。

  當時正值冬季,氣候嚴寒,田野寂寥。當地印第安人慷慨地拿出貯藏越冬的玉米和土豆,送去獵獲的野鴨和火雞。春天來了,印第安人教他們種植玉米和南瓜,飼養火雞。白人移民和印第安人建立了親密的友誼。

  這年秋季玉米豐收,移民們舉行了豐盛的感恩會,用烤火雞和玉米糕點款待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帶着各種玉米制品、烤火雞、南瓜餡餅、野葡萄以及玉米酒漿等參加晚會,人們歡唱歌舞,通宵達旦。以後在每年玉米收獲後的11月底,定居在這裡的白人移民都要舉行感恩會,家家烤火雞,烹制玉米食品,款待印第安人。長此以往,這種感恩會就成為一種慣例,玉米面包這一食物也流傳下來。

  蘋果派

  提起感恩節的美食,很多人會想起那肚子裡塞滿食材的烤火雞,但除了火雞,我們不能忽略感恩節的另一美食——蘋果派。蘋果派有着各式不同的形狀,大小和口味,包括自由式,标準兩層式,焦糖蘋果派,法國蘋果派,面包屑蘋果派,酸奶油蘋果派,舉不勝舉。

  除了感恩節之外,許多的場合都用上蘋果派。在冬天的暖爐前,吃片蘋果派,不搶戲的松軟派皮,蓋上一層蘋果肉,再加上焦糖和肉桂等餡料,一口咬下,蘋果香,焦糖香和肉桂香在嘴裡交織纏綿,揮之不去,十分美味。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芡實粉怎麼吃
芡實粉怎麼吃
芡實粉怎麼吃?材料:山藥1根、薏米50克、芡實粉40克、大米100克,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芡實粉怎麼吃?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芡實粉怎麼吃材料:山藥1根、薏米50克、芡實粉40克、大米100克。薏米、大米洗淨後,用清水浸...
2025-04-03
怎樣做炒豆角不發黃
怎樣做炒豆角不發黃
怎樣做炒豆角不發黃?炒豆角想要不發黃要事先将豆角放入在加上植物油和食鹽的開水鍋中焯燙下,這樣焯過水的豆角便能保證其脆嫩的口感以及翠綠的色澤,這樣不管怎麼炒都不會發黃;,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怎樣做炒豆角不發黃?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
2025-04-03
松糕的做法松軟又好吃
松糕的做法松軟又好吃
松糕的做法松軟又好吃?粳米粉1500G、糯米粉3500g、綿白糖适量、核桃仁适量、豬油适量、糖和桂花适量,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松糕的做法松軟又好吃?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松糕的做法松軟又好吃粳米粉1500G、糯米粉350...
2025-04-03
北京炒肝到底是什麼做的
北京炒肝到底是什麼做的
北京炒肝到底是什麼做的?北京炒肝以豬的肝髒,大腸等為主料,以蒜等為輔料,以澱粉勾芡做成的一種特色美食,因炒肝的配料中有豬的心髒和肺,故而當時京城曾流傳“炒肝不勾芡——熬心熬肺”的歇後語北京的炒肝最早是由宋代民間食品“熬肝”和“炒肺”發展而來...
2025-04-03
香港炒鋪位
香港炒鋪位
香港炒鋪位?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魏晞,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香港炒鋪位?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香港炒鋪位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魏晞守護香港大聯盟将于17日下午5點到6點半,在香港金鐘添馬公園舉行“反暴力、...
2025-04-03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