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不同的地方都會有自己本地的美食特色,并且十分好吃,而且有很多極具代表性,那麼在江蘇,有哪些美食呢?這些美食小吃有哪些特色呢?接下來就跟随本期的小吃大全一起來看看吧!
江蘇美食小吃
鹽水鴨
鹽水鴨是南京著名的特産,屬金陵菜,是金陵菜的代表之一,又叫桂花鴨,是中國地理标志産品。鴨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香鮮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點。
而以中秋前後,桂花盛開季節制作的的鹽水鴨色味最佳,名為桂花鴨。鹽水鴨最能體現鴨子的本味,做法返璞歸真,濾油膩、驅腥臊、留鮮美、駐肥嫩,常吃鹽水鴨還能抗炎消腫拒衰老,心血管病患者尤适宜。
地鍋雞
徐州地鍋雞是一道江蘇徐州的傳統名菜,地鍋菜起源于蘇北和魯南交界處的微山湖地區,有着蘇菜的細膩也有着魯菜的豪放。地鍋菜的湯汁較少,口味鮮醇,餅借菜味,菜借餅香,具有軟滑與幹香并存的特點。如今,有廚師将傳統地鍋菜的制法加以改良,從而推出了地鍋雞、地鍋魚、地鍋牛肉、地鍋三鮮、地鍋豆腐、地鍋龍蝦等地鍋佳肴。
陽澄湖大閘蟹
陽澄湖大閘蟹又名金爪蟹。産于蘇州陽澄湖。蟹身不沾泥,俗稱清水大閘蟹,體大膘肥,青殼白肚,金爪黃毛,肉質膏膩。農曆9月的雌蟹、10月的雄蟹,性腺發育最佳。煮熟凝結,雌者成金黃色,雄者如白玉狀,滋味鮮美。
醬排骨
醬排骨屬于蘇菜系,是一道江蘇省地方傳統名菜。無錫排骨的烹制十分講究。一是選料精,需取三夾精的草排為原料。這種草排為原料。
這種草排,一頭豬身上隻有七八斤,它的特點是肉質細嫩。二是作料要好,需要用黃豆醬油,綿白糖,老廒黃酒,還有蔥、姜、茴香、丁香、肉桂等烹調。三是操作要嚴,一百斤生的肉骨頭,要加醬油十二斤,白糖三斤,黃酒三斤,用文火燒兩個小時。最後制得六十四斤左右的無錫排骨,并保持其特色。
加蟹小籠包
加蟹小籠包是江蘇省常州地區特色傳統小吃,每年中秋節前後,桂花盛開之際上市供應。加蟹小籠包,原來叫加蟹小籠饅頭。小籠包又分随号、對鑲、加蟹三種,“随号”就是不加蟹油的;“對鑲″就是一籠包子有六隻是加蟹油的,另外六隻是不加蟹油的;“加蟹″就是全部加蟹油的。
松鼠桂魚
它是蘇州的傳統菜肴,原料一般是鳜魚,配料一般有料酒、胡椒、番茄醬、蝦、蘑菇等,不同的廚師會有不同的做法。松鼠桂魚嘗起來又酸又甜,肉嫩而開胃。
邵伯菱
邵伯菱與太湖的紅菱、嘉興的風菱并列為江浙三大名菱。邵伯菱有四個角,上下兩角稍長,尖而翹,左右兩角卷曲抱肋,形同羊角。故邵伯菱俗稱“羊角青”。與其他菱比較,邵伯菱皮殼較薄,出水鮮菱呈嫩綠色,煮熟後變成橙黃色。
嫩菱是上好的水果,其特點是鮮、甜、脆、嫩,與生梨蘋果相比,則别具風味。可以祛寒去火,生津解渴;煮熟後的老菱,趁熱吃,香噴噴、甜絲絲,又酥又粉,可與良鄉闆栗媲美。剝出的生菱米,形似元寶。
黃橋燒餅
黃橋燒餅制作是以面粉等為主要原料的餅狀面點的傳統手工技藝,主要用料面粉為黃橋地區特産的小麥精粉。
黃橋燒餅之所以出名,與著名的黃橋戰役是緊密相連的。在陳毅、粟裕等直接指揮下的黃橋戰役打響後,黃橋鎮12個農磨坊,60隻燒餅爐,日夜趕做燒餅,鎮外戰火紛飛,鎮内爐火通紅,當地群衆冒着敵人的炮火把燒餅送到前線陣地,譜寫了一曲軍愛民、民擁軍的壯麗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