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時被要求檢查軟件使用時長,你會交出手機,還是明确拒絕?
近日,#江蘇一公司下班檢查手機使用時長#登上微博熱搜,閱讀次數達1.3億次。江蘇一網友發文稱自己公司發通知,讓人事下班後挨個檢查員工的手機使用時長,還稱關系到能否繼續留在公司。
有專家對南都記者指出,如果是員工個人手機,在員工不願意對外披露的情況下,手機電量、屏幕使用時間、各類軟件使用時間等都構成隐私。員工可以拒絕公司檢查,公司不得以此為由辭退員工。
員工私人手機,拒絕披露即構成隐私
據共富财經7月21日報道,江蘇一網友發文稱自己公司發通知,讓人事下班後挨個檢查員工手機使用時長,“這個關系到之後還能不能繼續留公司”。
網友原帖。圖自共富财經視頻
截圖顯示,公司員工在接受共富财經的采訪時稱,雖然同事們都在吐槽,這項新規定在前一天已經開始實行了。“下班前人事在前台等着,挨個要手機拍照;屏幕使用時間太短的,就要求拍電量。有一個員工被檢查時說了這是違法的,但人事也隻是笑笑說了句不知道。”
疑似該公司員工聊天記錄。圖自共富财經視頻
與之十分類似的還有今年4月共富财經的一則報道,武漢一公司領導發布群公告,要求員工下班前将手機電量消耗截圖私發檢查。爆料人稱公司效益近期不好才開始這樣管理,目的是不讓刷視頻玩遊戲。“也有同事反對過這樣大吵一架,其他人不敢這樣,怕領導不待見自己。”
公司檢查員工手機電量、屏幕使用時間、各類軟件使用時間,員工是否能以侵犯隐私權為理由拒絕?公司能否因此将員工辭退?
北京師範大學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助理、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沈括認為,需要先區分私人手機和工作手機兩種情況。公司對員工的私人手機沒有任何檢查權限,員工完全可以拒絕。如果是工作手機,也不能夠随意檢查,需要先确立勞動規章制度,基于規章制度才可以檢查。
吳沈括表示,如果是員工個人手機,在員工不願意對外披露的情況下,手機電量、屏幕使用時間、各類軟件使用時間等都構成隐私。員工可以拒絕公司檢查,公司不得以此為由辭退員工。
值得注意的是,員工的“不拒絕”也不意味着就同意了公司的檢查行為。“這個同意應該是明确的同意,而不是默示、默認的同意。也就是說,不拒絕,不能夠想當然地認為就給予了授權。”吳沈括說。
公司監視需擁有明确同意或條款依據
有網友也在評論中稱有相同遭遇。
一位網友稱,自己公司用數據線導入的方式給員工私人手機安裝了監控軟件,可以無限查閱數據。他表示:“很多人裝了,我沒裝。當時領導統計不裝原因,我回複不想裝,他們說知道了。我想應該是公司知道是不合法的。”
近年來,多起公司監視員工的新聞引起熱議。為防止員工上班時間“摸魚”或是洩密,有的公司措施涉嫌侵犯隐私,安裝監控攝像頭、通過後台軟件或Wi-Fi流量等監視軟件使用情況的手段屢見不鮮。
2022年7月,有網友發微博稱,深圳某公司辦公室在每個工位上都安裝了一對一監控攝像頭。據網傳圖片顯示,攝像頭不僅可以拍到員工,還可以清晰拍到電腦屏幕畫面。2月,一網傳圖片顯示,公司後台行為感知系統可查看有離職傾向員工的詳細情況,比如某員工訪問求職網站23次,投遞簡曆9次,含關鍵詞的聊天記錄254條等。
11月,國美通報批評員工上班摸魚一事引發關注,網友質疑國美涉嫌收集員工隐私,通過公共網絡,掌握員工所使用的軟件及流量信息。2021年1月,杭州某公司被爆給員工發放高科技坐墊,該坐墊可以監測心跳、呼吸、坐姿等,被質疑有監視員工是否坐在工位之嫌。
公司是否有不侵犯隐私而保證員工不看視頻、玩遊戲,專注工作時間的辦法?
對此,吳沈括認為主要有兩種合法化的途徑。第一種是直接獲得員工的同意;第二種辦法是通過寫入勞動規章制度或者勞動合同專門的條款,以此為依據,約束員工的行為。
清律律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熊定中則表示,其實更好的辦法是通過提升項目管理能力的方式來管理企業,從結果來判斷員工是否盡職盡責,而不應該專注于員工在做什麼。
他提到,國外谷歌、國内攜程等部分大型互聯網公司已經允許員工居家辦公,也并沒有影響到這些企業的正常工作運營。“很多企業本身可能員工并不具備這種素質,但重點是企業應該多思考如何提升員工積極性,而不是這種監獄式的盯防。”他說。
采寫:實習生程雨祺 南都記者蔣琳
,